第一个得了瘟疫的人,家人绝不肯告知给四邻里正,任由其蔓延到了整个村子,最后整个村子鸡犬不留。
山里的村落拐来了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一家三个儿子共有一个媳妇,整个村子帮着看管这个媳妇子。媳妇子逃跑,便打断她的双腿,只要能够生育便尽够了。
极穷的人家,家里有一个女儿能够上女学,会阖家跪在翁主府门口,求文锦翁主让他们家的几个儿子去泾渭学宫,几个女儿都去女学。
既然文锦翁主能够收一个女儿,凭什么其他的孩子不能收呢?
文锦翁主可是汉室的皇后,汉室的皇后体恤百姓,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他牢牢抓着苏碧曦的手,看向内室里挂着的千秋山河图,嘴角扯出一个讽笑,“墨子出身宋国,先祖更是宋国王室。公输班为楚国建造云梯器械,意欲攻打宋国。墨子疾行十日十夜,赶到郢都,竭力劝说楚王跟公输班放弃攻打宋国。
“公输班所有的器械都败于墨子之手,意欲杀了墨子,却见墨子笑道,自己弟子三百早已守候在宋国,以逸待劳,等着楚国前去送死。
“可是被救下的宋国人,一没有感谢墨子,赠予高官厚禄,二没有感恩戴德,结草衔环而报。反倒是认为墨子弟子众多,有聚众谋逆之嫌疑,将墨子赶出了宋国。又因为宋公好渔猎,将墨子先祖坟茔之地铲平。”
“我一直觉得你天真到近乎愚蠢,竟然去做一些吃力不讨好,根本不会有人感恩之事。
“你看看你,如今不过是一个乡野村妇,要你用你跟孩子的命,去换成百上千人的命,你帮扶过的人,让你为了他们去死,你就撑不下去了”刘彻坐上塌,将苏碧曦揽入怀里,把她紧紧地贴在自己胸口。
“可你是我的乖乖儿啊。他们崇敬你的才思敏捷,博古通今,羡慕你的富可敌国,嫉妒你汉室皇后之尊,畏惧你能知过去未来,害怕你修为高深莫测,憎恨你不为他们去死……我却是因为知晓我的乖乖儿就是如此一个人,即便你天真到愚蠢,傻乎乎地想做那么多事,又把自己弄成这副模样,我又怎么能不纵着你呢?”
第368章
苏碧曦听到刘彻这番话,一时心里五味杂陈,就像一齐打翻了油盐酱醋,什么滋味都有。
当年嬴政在位时,独断专行地废除了谥号,坚决不肯让后人给他加谥号,反而彪炳自己“德超三皇,功盖五帝”,号称始皇帝,其中一个理由,未尝不是知晓后世的的忘恩负义。
当年孔子周游列国,屡屡劝谏诸侯恢复周礼,实行周制,以仁义礼智信治国安民,难道仅仅是希望自己能够高官厚禄,一人之上万人之下?
自孔子之后,儒家学说分裂成多少门派,又被后世篡改,早已是面目全非。可是到了最后,提及儒家,被批评谩骂乃至于摧毁污蔑的,仍然是孔子。
如果孔子在天有灵,能够亲眼看见自己修缮的四书五经被贬斥为腐朽糟粕,亲眼看见被聚集成山一样高的论语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能够亲眼看见孔庙之前那一幕幕用脏水屎尿泼在自己雕像上,乃至于砸碎,火烧,凡是没有逃出去的孔家子孙几乎被惨无人道地迫害,不知会是何等地悲愤绝望。
他还能坦荡荡地笑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以孔子的见识,肯定早已经猜到后世定然会有对他的诋毁批判;以墨子的智计,早就知晓宋国会对他跟门下弟子恩将仇报。
但是他们仍然去做了。
为何孔子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
为何墨子花了十日十夜疾行,甚至明知自己的性命都保不住,仍然去为了跟自己毫不相干的路人,甚至于会恩将仇报的无耻之徒疲于奔命?
他们何其愚蠢。
难道以刘彻的雄才大略,做不到祖父跟父亲的休养生息,以黄老之学治国,继续与民休息吗?
为何苏碧曦在明明可以且放白鹿,游荡青崖间,遍访名山大泽,纵游四海五户时,仍然要淌这一淌肮脏丑陋的浑水?
为何似这样聪明绝顶,流传千古之圣人,却要做出这么愚蠢的事情?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因为孔子欲要恢复周礼,希望天下不再兵戈四起,重现周之繁华,希望仁义之道能够伸张于天下。
因为墨子推崇兼爱非攻,尚同尚贤,节用节葬,希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