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曦[快穿]_作者:柳亦瑜(78)

  祥玮的心脏仿佛被人打了重重的一拳,痛得难以自抑,却听自己仿佛受虐似地继续问起,“这样一份暗恋,会不会很辛苦?”

  苏碧曦的目光从遥远的回忆中回转,看向对面面容清隽,气质高贵清雅的祥玮,定定说道:“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

  祥玮出口的声音沙哑地不成样子,“你们,在一起了吗?”

  苏碧曦仿佛一下子泄了气一般,摇头道:“没有呀。我不够好,也不够幸运,没有跟他走到一起。”

  她说的是原主的命运。

  程落晚少时没有父母关怀,又从小就把毕生的爱情都寄托在祥玮身上,把祥玮当成一生的信仰般追寻。

  可就在她好不容易,历经那么多的时光,从岁月的这头走到祥玮身边时,却被无情地带走了年轻的生命。

  祥玮觉得今天晚上紧绷了一个晚上的心脏终于放松了下来,就要喷发的情绪也安静了,紧皱着的眉头也陡然舒展。

  没有在一起,就代表他还有机会。

  再深的爱恋,她却没有跟那个人在一起。

  昨日已经变成过去,将来尚未可知。

  只要他足够有耐心,足够爱她,她就有可能是他的。

  思定,祥玮看向苏碧曦,用前所未有的温柔笑着问她,“这周日有没有空?德国国家博物馆要举办梵高的画展,只向内部发放参观票。我正好有两张,要不要陪着我这个孤单的男士一起去,免得我孤苦伶仃,可怜兮兮地一个人去看画展?”

  他笑起来的时候,面部的线条都柔和起来,东西方混血而成英俊至极的面孔更显得充满魅力,眼神专注地看着自己,好像自己的一个点头或者摇头,就决定了他的命运一样。

  苏碧曦根本无法拒绝,整个人沉迷在他温柔的笑容里,点了点头。

  文森特*威廉*梵*高是苏碧曦非常喜欢的一位画家。

  这位画家出生于荷兰,是后印象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他的作品诸如《星空》、《向日葵》等,已经成为广为世界所知的画作,并为世界各地人所喜爱,并且是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之列。

  他的作品主要收纳在阿姆斯特丹的梵高美术馆,以及奥特洛的国立克罗米勒美术馆,极少会在外地展出。这次能够来到柏林,实属是难能可贵的机会。

  经历过诸多轮回的苏碧曦一直认为,诸如钢琴家,小提琴家等从事音乐为终生事业的人,应该对于艺术的其他门类如文学,哲学,美术,电影等等,都有广纳博收的涵养,方能够使得自己的音乐更加有内涵和深度,也能带来更加新鲜丰富的灵感,激起听众的共鸣。而不是只在音乐的世界里闭门造车,仅仅把自己闭锁在这个狭窄的领域。

  历史上如贝多芬,莫扎特,肖邦等众多在音乐长河上闪烁着天才光辉的大师,无不对于广袤的世界有着从未停歇过的好奇和求知欲,从不对自己的人生设下界限,从各个角度开脱自己的眼界和视野。

  同样的,哪怕是普通人的一生,都不该把自己的人生局限于单调的工作,重复的生活,被铺天盖地的电视剧电影主导自己的所有人生。而应该在更广阔的,从未触及过的领域,诸如小说,话剧,传统音乐,经典名著,古典音乐,诗歌,科幻文学,乐器等等,拓宽人生的宽度,深化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

  人类长河已经有数百万年之久,人类文明所积累的财富如同海洋一般广袤无垠,单独的个体渺小地完全可以忽略,又如何能不在自己有限的人生里,更多地去瞻仰先辈的轨迹,领略这样壮丽文明的魅力呢?

  更何况,人类所居住的地球就如此广阔,穷极人的一生也未必能够看遍世界的风景。

  人何其有幸,能够生在如今这个能够一张飞机票就能到达另一个半球的时代,在几个小时就走完前人一生都走不完的道路。为何不珍惜这个机会,多看看这个美丽的蓝色星球,看看这个孕育自己的地方,究竟是如何美丽,如何千疮百孔,又如何造化神奇?

  来参观梵高画展的人果然不多,且每个人都衣着整齐,交谈都放低了音量,未免打扰到别人。

  祥玮穿着一整套熨烫地一丝不苟的七件套西装,同色大衣搁在手臂上,殷勤地低声跟苏碧曦介绍梵高的作品,“《星空》又叫星夜,据说是梵高在法国圣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里创作的一幅著名油画,很多人都认为这是梵高想象出来的美妙情景。也有人认为,这似乎更是感到安全和隐晦的产物,作为歉意和爱的表示,什么也没有了的梵高割下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