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士求放过_作者:青木源(428)

  屈襄回头去看,家臣立刻低头,“怎么了?”

  家臣不答,一直到屈襄问了两三次之后,家臣才道,“主母今日看着似乎精神不好。”

  既然是精神不好,自然不会把下面人的禀报全都听进去,甚至都没有听进去。

  屈眳听了之后,心下稍有不满。不过想起这些事让屈眳去办就足够了,许姜年岁小,如何处理这些,完全没有经验。

  “主母听说主君和少主有隙之时,似乎笑了一下。”

  “甚么?”屈襄回头。

  “臣也是听说的。”

  屈襄不语,双眼盯在人身上,看的人不寒而栗。

  家臣却还是不说,屈襄最后也没有再问。

  不过他还是没和往常一样,回来之后去许姜那里看看。

  他不喜欢这个小继妻,但平日里看在她年幼的份上,回来的时候一定会去看她。一是安抚她,二来,也是给她这个正室,做足脸面。

  今日他就没有到许姜那里,接下来的几日,出去用餐和对祖宗进行日常的日享祭祀之外,他就没有和许姜再见什么面。

  弄得许姜委屈不已,又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屈眳察觉到屈襄和许姜之间有什么,但他从来不管,也不去过问。

  他一心一意准备母亲的祭祀,生母在他还年幼的时候,就已经去世。到现在为止,他已经记不得生母到底长得什么样子,但母亲的仪典,他还是没有放松一丝一点。许姜为了屈襄不去看他,一日到晚猜测个没玩没了。恨不得眼泪都流下来,自然不可能去插手屈眳准备的事,反而少了许多麻烦事。

  屈襄今年依然和屈眳一道祭拜亡妻。

  仪式结束之后,屈眳在宫邸里象征的呆了两日,直接在渚宫借口事务繁忙,不回家了。

  渚宫事务繁杂,他说公务繁忙,谁也挑不出错来。

  入冬之后,因为晋国动向较大,楚国密切关注,说不定又有战事。众人又是一番好筹备。

  楚王看着下面送过来的简牍,简牍行是楚国各大仓库的存粮。楚国地域宽广,各县之间气候水土不同,收成也不太一样。

  粮仓里的粮食,绝大多数是供楚军出征用。少部分是用来防备天灾。

  楚王看着上头记的数目,心里换算了一下,“这些都还没有苏己封邑上的多。”

  下头的大夫听了,顿时脸色变得十分精彩。只有屈眳发问,“国君?”

  “寡人算了一下,苏己封邑上的产出。”楚王对着些相当在行,何况半夏也基本上不太会对楚王隐瞒她封邑上到底出产多少粮食。

  “她倒是会经营。”楚王说到这里,不由得称赞了一下,“若是人人如此的话,寡人也不必为了粮草之事担忧了。”

  “国君言过了。粮草出产之事,非人力可全力承担,何况有些地方或是干旱或是水涝,实在不是人力所能干涉。”

  有大夫出来道。

  这话说的也没有什么错处,听起来也有几分道理,楚王听后也没有说什么,只是点点头,表示自己已经知道。

  半夏用的那些办法,除了她自己之外,是不可能被其他的采用的。

  楚王商议完事之后,留下屈眳。

  “国君可是还有事吩咐臣?”屈眳问道。

  “国事已经说完了,寡人和你说说私事。”楚王指了指一个位置,让屈眳坐下,屈眳慢腾腾坐下来,不知楚王要说什么。

  楚王靠在绨几上,上下打量他。

  楚王到现在还是想不明白,半夏为何会在众多男人之间选择了屈眳。

  她貌美,爱慕她的男子如同过江之鲫。楚王人在渚宫,都听说了不少许多男子倾慕她,为了引她注意,做出的一些可笑事迹。

  她说是因为屈眳对她做出了一生只要她一个的诺言,楚王自持无法做到,何况她实在抗拒,就暂时把她放在一边,等她想明白了再说。

  “寡人听说,你为了苏己惹得左尹很是不高兴?”楚王幸灾乐祸问。

  一直到现在,楚王还没有放弃。他在襁褓里就注定了要做诸侯,自小到大,还没有甚么他想要却弄不到手的。半夏不愿意,他也拉不下来做出强迫的事。

  干脆在一旁静静看着,等到有机会了再出手。

  屈眳头也不抬,“臣家中私事,让国君见笑了。”

  一两句话,就把半夏划拉到私事里,俨然是他的人,不允许旁人觊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