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姐的古代生活_作者:斜月迟迟(18)

  说着聋婆不禁又谈气了自己的伤心事,一时情难自禁,不得自控,然而哽咽不得语。

  郑婆子也知其中原由,可这上门来哭,可不得人喜欢的,还当着俩小孩子的面,心里尤其不甚舒服,面上却不显。

  道:“聋婶哭什么,命是天定的,这辈子受苦多了,下辈子就该享福了。”

  白四妮吮着小手,听着这话不禁想差,这是什么理论?

  白子贵也好像被他奶这番理论吓到了,就直直的看向他奶。

  (懵逼二傻~~~)

  郑婆子接着劝说道:“这命数天定的啊,没准哪天你儿子就回心转意了呢,都这么多年了,是头猪都该明白了的。”

  聋婆听完这句不禁大哭,:郑娘啊,你是不懂我的苦啊,我等着他回心转意,等了整整三十三年。三十三年啊。从我人在中年,一直等到老年。怕是没几年好活的了。人生到老至多不过六十出头,我已经等了他大半辈子了。已经不能再等下去了。呜呜呜~”

  “即使等了他这么久,也没有等到他放下。人年轻的时候还想着戒赌,可这戒戒赌赌的,一直就这样吧。到最后还是要去的。”

  “我当初一直就这么想着,我刚刚嫁人当人媳妇的时候。我婆婆就待我不好。亏得我家老爷子对我极好,可对我好又怎么样呢?婆婆还是不待见我,我熬啊熬,后来终于熬到婆婆过了。日子便好过了些,一开始我也是这么想我儿子的,等我儿子放下。可这等啊等的。等到他赌完小钱后不够花大钱赌,我还是在等,我就这么一个独苗苗,后来把田地赌没了,把我的嫁妆也赌完了,把我老头子也气死了,我不禁在想,我为什么要等呢?若是早早的给他取了亲生了孩子,白家的香火延续下去了,九泉之下,想必老头子一家也不会这么怪我。”

  郑婆子听后也不讲了,不禁抹了抹眼泪,聋婆一家,哎!可怜人,可怜家,可怜事。唉~~。

  白四妮听到后不禁内心触动。

  莫名难过。

  不只是为了聋婆感到了悲哀,更为这个时代的女性更是感到不幸,有点恨其不争怒其不幸了,看着聋婆那消瘦的身子,她觉得自己已经无法想像出自己在这个时代的未来了。

  聋婆诉完,这时停下看向郑婆小声的祈求:“郑娘啊,我这里有个不情之情,就跟你说一说,你先别急着回我,要是不行也不怪你。”

  郑婆子有些疑惑,毕竟少有来往,有什么不情之情,难不成要我送个孙子给她,那可不行:“你说吧,我听着勒。”

  “我,唉。”聋婆几番停顿终于说道,:“你知,我家的我那个儿子也是不成器的,这辈子都靠不住了,我想他就在镇上被扣留着,就欠了那一那么几两银子。我就想把它赎回来。再找个不要钱的傻媳妇。生个孩子。是男是女我也不强求了,就想把老头子家的香火延续下去了。”

  聋婆看着郑婆子嗫嗫嚅嗫道,:“若是借了我钱,我这把老骨头一定攒钱还你。”

  像是怕郑婆子不信,忙再说道:“到时候还有孙子,在孙子还你,我知道这不太靠谱,但还是想求你一番。”

  郑婆子听完后才知原来这聋婆子是打算来借钱的。别人苦命,她这里也并非善堂,到时候自己连一个贫苦婆子来借钱,都借出这么多钱的名声传出去,旁人还不一窝蜂的上来,孙子要读书的当头可不能出差错。

  郑婆子当然不能答应,当下便拒绝了,:“聋婆,这不是我想应不想应的事了,一是我们家呢,明面上是一家,实际上却是分家的,老两口没什么钱,而且各房还要打算送几个孩子去读书,孩子大了,生怕他们读迟了,错过那最有灵气的那些年,明天就要去了。这还是看在往年有积蓄的份上才能这么去读,来年银子怕是要从牙缝里挤出来才能。孩子们都有这么大了,读书这事可不能再迟了。也不知这些不成器的子孙不知听了哪个混蛋的鬼话,鬼迷了心窍似的。要去读书,要去读书。我又说不过,没准以后还要啃用我们二老的。”

  聋婆知此事不成了,哭着无奈说道:“无事,无事。读书好,读书好,,子孙有才方能孝。”

  郑婆看着聋婆牵强的苦笑着,不禁叹了声道,:“聋婆,你看开点,我这里有个法子也不知道行不行,你可以去试一试。到时候成了,我多借你些。把他赎回来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