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点了点船上的明瓦:“比那种还要透的,玻璃。”
随后,他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但是我想要回欧暹巴。”
伯恩斯大约是经常和海商交流,也和不少人说过他的要求,所以各地的话都会一点。崇明教并不是第一个出海的,可惜这个广袤的国度有一段时间不曾有人去伯恩斯那儿。
有的海商,伯恩斯瞧不上,有的海商,瞧不上伯恩斯。
一来二去,伯恩斯都有些年纪了,还没能回家。
如今这人就被崇明教撞上了。
“以前有我们这儿的人去过伯恩斯那儿,但是他们不想要造玻璃的手法。”毕山其实也不是很懂,“说是造价太高了。很多要的东西,北方才有。可这人到船上后才告诉我们。”
那能怎么办呢,带都带回来了。
临着都要到了,总不至于直接将一个工匠扔海里头吧。
由于舒浅的缘故,也因为毕山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他对工匠一类手艺人以及识字的人,都还挺尊重的。
“北方才有?”舒浅重复了这话,稍带思考,“成,回头我把人带京城去,这手艺只要教会三个人做出我要的东西,我就想办法将他送到欧暹巴去。”
她看向伯恩斯:“欧暹巴很大,你即便到了那儿,也很难找到你故乡。”
伯恩斯朝着舒浅露出一个拘谨的笑容:“没关系。只要在那片土地上,我都会觉得很高兴。”
舒浅点点头。
有了她的允诺,伯恩斯略带放松了一些,倒是也四下打量了起来。
而舒浅则是跟着一个教徒去了毕山那艘全是各种种子和粮食的船上。
一上了船,她就见着一大袋一大袋的布袋子,密密麻麻摊满了一整个船仓。
舒浅闻了闻,一股子的刺鼻味道。
恐怕这堆种子里头,有不少都是香料。
好在毕山还知道分类摆放,她将一个个放在最前头的袋子打开,里面放的并不是种子,而是代表后头种子能种出来的果子。
舒浅的想法很明确。
她就是想要看看自己运气是不是那么好,能够第一回出海就得到自己最想要的几种粮食。
一袋接着一袋打开,舒浅面上几乎是看不出什么神情的。
跟着她上船的毕山不敢开口。
而一道跟着的乔曼一样屏气凝神,细细跟着一道看毕山带来的这些东西。
“教主。”这会儿姗姗来迟的姚旭终于挤过了人群,成功也上了这艘船。
他打破了船上诡异的气氛,看向这一袋袋的东西:“这么多不一样的?海外的人就吃这些?”
凑到其中一个麻袋边上,他用手指捡出来一个干瘪的椭圆形物品,疑惑看向毕山:“这个怎么吃?里面有肉?有些硬。”
毕山咳嗽一声:“听说是做菜的时候直接扔里头。不能吃。”
姚旭将东西重新放回去,点了点头。
不能吃,那就是调味的东西,用处有点,不过不大。
舒浅看了他们一眼,又沉默着打开了一个袋子。
里头全是拳头大小的块状果子,皮是朱红色的,上头还带着泥。
舒浅总算是笑了起来:“红薯。”
几个人听了这一声“红薯”,都凑上前去看。
“一亩田,能种出多少的麦?”舒浅取出了一颗红薯问姚旭。
姚旭这点当然是清楚的:“三石上下。”
舒浅朝着姚旭笑笑:“这红薯,一亩能出数十石。”
几个人都是一愣。
数十石是什么意思?
那就是原本一亩田,靠着这些红薯,能养活的人一下子比以前翻了起码两番!
“听说土差一点也能种。”毕山在边上插了话,显然也是没有想到能种出那么多,“我就听说这东西生的熟的都能吃,还挺好种的,所以拿了不少……”
几人看看这袋红薯后头小山丘一样一堆的红薯袋子,不禁都有点服了毕山。
舒浅给几个人人手塞了一个,随后走向下一个袋子:“红薯藤也能煮了吃,红薯也能煮了吃,味道倒是没有稻和麦好,不过胜在好种,还不怕大旱。”
好种和产量高,这就足够了啊!
不过……
“若是想要让不少地方种起来,恐怕还要朝廷出面。”姚旭略有点担忧,“百姓生怕种了收不了,交不上粮食,自己还吃不饱。不会轻易去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