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魔教卖甜饼_作者:奶酪西瓜(297)

  别人家夫妻在一块儿,那是谈情说爱、风花雪月。

  舒浅和萧子鸿两人凑在一块儿,那是大多各自忙各自的事,偶尔抬头看一眼对方,这才还算是记得两人是夫妻。

  作者有话要说:  工作.jpg

  感谢小天使们给我灌溉了营养液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白晓晓 120瓶、Andy 10瓶、桃酥味少女 10瓶、姿态疏离 10瓶、苏凉人 5瓶、阿羽 5瓶、陈琳琳 5瓶、鸠和以归 1瓶、休衷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_^

  第130章

  舒浅和萧子鸿两人在南京三月后,锅儿和碗碗两个小娃娃, 已能够满屋子乱爬了。

  天转热, 宫殿内愣是为了两个小娃娃,在地上铺满了毯子。

  两个小娃娃正是对什么都好奇的时候,要是宫女们不注意, 一个不小心就能会爬到诸如床下柜子旁。

  宫女们不敢责怪两个小主子, 舒浅要是正巧看到了, 就会让人将两个娃娃给拎到宫殿中间。

  让他们往哪边趴都成, 反正都要趴好一段路。

  这两个小娃娃也不知道是不是太聪明了点,发现要爬很远后,干脆就地翻身仰天干嚎。

  嚎两声后, 等舒浅或者萧子鸿凑上去了,他们又咯咯咯笑。

  偶尔得不到反应, 那还真会伤心得哭出来。

  哭完后被抱一抱, 哄一哄,又立刻高兴得忘记了刚才发生的事情, 欢天喜地挥舞着自己的小拳头,学着大人们说话的腔调, 重复叠音的话。

  乳娘和宫女们已有意识开始教孩子们喊人。

  比如舒浅在时, 就让喊:“娘,娘。”

  萧子鸿在的时候,就让喊:“爹,爹。”

  等到喊出声了,舒浅和萧子鸿一旦听出了还不像的话, 就会笑得乐呵呵的,好似刚喝了一大碗的酒,微有点上头。

  孩子一点点的成长,和沿海这一带一样,和这天下也一样。

  海商引每个州府以竞拍的形式,各给出二到三张。

  这二到三张价格,每一张都没有低于千两。

  得到了海商引的百姓,很快就组织出了自己的船队,筹备起了海上贸易,在一段时间的吸引了诸多非沿海的人往沿海一带跑。

  但海商的税非常高昂,而若是有的州府部分农户种植朝廷推广的那些粮食,就可以减少税赋。在清楚这一点后,又有一些的农户干脆会选择去这些个州府种田。

  原本对土地和家乡极为看重的老百姓们,不知何时开始,也慢慢有了别的想法。

  人不断流动起来,这一事情让朝中议论纷纷,后便有了人口普查,以及流动人口登记等等。这一事,更加便利了今后商户以及其子嗣想要科考的这一批人。

  而沿海这带往自南向北传的,不仅有海外的精美器具,还有各种各样的吃食。北方边塞由于沿海开放,一时也有将士提出了边塞贸易一事。

  等萧子鸿重回京城,也就将这一事放在明面上,与众臣商讨起来。

  而藏院等事,被他交给了宰相以及翰林院处理。

  舒浅带着孩子回到崇明教,让自己的两个孩子与教中的孩子一块儿生活。

  乳娘留下,宫女们则是一个没留。

  等到两个孩子断奶之后,就连乳娘都被送走了。两个孩子由舒浅以及教中女眷们忙前忙后亲自照料。

  姚旭和师华没多久,又生了一个孩子。

  这回是个男孩,取名叫姚华,顺了姚旭的意,让他乐得整日找不到北。

  一群孩子在一起教,年纪也差不多,倒是也方便了。

  远在京城的姚长青和蔺淑,也有了好消息。

  蔺淑在太医院的治疗下,总算是身子有了知觉。她每日强迫自己下地走路,很快就与常人无异,后来一样给姚长青生了一个孩子。

  舒浅就在江南,崇明和南京之间跑着,一年只出一趟海。

  她忙碌着,也笑着看着孩子们逐渐长大,从会爬到会走,再到会在自己面前甜甜喊一声:“娘。”

  转眼。

  明启七年。

  各地州府共计开办七大藏书阁,其中大多书目来自京城文渊阁。

  凡秀才以上都可入内。

  普通百姓需要交钱入内,以供维护这七大藏书阁。

  藏目,非誊写不可带出。

  更令人诧异的是,藏目者,多为女子。不过此时各地已婚女子多有走出闺房,在外采买或经营商铺,所以也不算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