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魔教卖甜饼_作者:奶酪西瓜(327)

  使团固定了要去何处,也敲定了何时去何时回,虽不至于遇到像崇明教遭遇过的那些事,但总是该有所防范。

  舒浅便是要让项文瑾对可能遇到的问题防范一下。

  偶尔她记不清以前出海的事了,便问两声萧立宁和萧士宸。

  这两个小家伙最是喜欢听海外的故事,尤其是在有了以两人为原型的书之后,更是整日缠着教中出海的人给他们讲。

  转头他们给舒浅复述,都能讲得有模有样。

  萧立宁和萧士宸于是一会儿探究皇宫,一会儿回答自己娘亲的问题,不亦乐乎。

  到后来见自家娘亲认真写着东西,两个小家伙便嚷嚷着也要跟着一块儿写字识字。

  两人总算是想起来,崇明教那儿大伙儿都还在学堂里学东西,他们两个则是来了京城,落下了好多的课。

  于是从一人写字,都后来变成了三人写字。

  两个孩子手小,用的笔还是小笔,一笔一划写得格外认真。

  到了这个年纪,他们已不会随意将墨水弄脸上了。

  两个孩子不想打扰夏煜,夏煜却是很想和他们一块儿玩的。

  他上好课,努力抓紧做完太子应做的功课,和伴读告别后,就前来舒浅这儿问候一声。一来坤宁宫,他就见萧立宁和萧士宸正一本正经在那儿写字,写完一句还要念出来。

  夏煜有专门的正字课,便看了下两个孩子的字,发现比划虽然有点软,但也是有模有样了。

  “民间识字一事,当时朝中不少人是不同意的。”夏煜想起这事,和两个小孩子随口说了一声。

  两个小家伙搁下笔一脸疑惑:“为什么呀?”

  旁边舒浅听见了,就让夏煜自己去应付两个孩子:“你与他们说道说道,我这儿还要写些东西,回头要用上。”

  夏煜想了想,就和两个小家伙仔细说了说。

  民间识字要花费很多人力物力,最后成效却不一定显著。

  两个小家伙听不明白,一个又一个问题甩给夏煜。

  舒浅也不帮夏煜解释,就让夏煜一个人面对两个孩子。

  学的时候,和教的时候,那是不一样的。

  夏煜要将自己所学的吃透了,用更通俗的话来和孩子们讲,孩子们才能够听懂。

  他还是第一回要主动做一个讲述者,而不是一个受教者。

  如此讲了一遍,他原本还有点朦胧的那些观点想法,竟是一条条理顺了很多,比写成文章或转述给先生听,更为奇妙。

  还有连他自己都讲不透彻的,他便借了纸笔记下,也没敢打扰正在忙的舒浅,准备回头去问自己先生。

  孩子不懂就问,有的时候问的问题千奇百怪,甚至和夏煜原先讲的毫无关联。

  这话题也从民间识字,渐渐偏离了主题,转向了朝野内外的事情。

  到后来三人都觉得口渴了,咕嘟嘟喝完了水,这才稍作休息,不再拘泥在刚才的教学中。

  而夏煜的小马哥哥身份,更是根深蒂固印在了两个孩子心里头。

  难怪夏煜会被选择守在宫中。

  “驹儿哥哥以后一定会像爹爹一样,成为天下最厉害的人。”萧立宁很是肯定点脑袋。

  “谭毅哥哥也很厉害。”萧士宸小声和萧立宁讲。

  这个小声谁都能听见。

  萧立宁拉了一把萧士宸:“现在谭毅哥哥不在。”

  对着人说人话,对着鬼说鬼话。萧士宸恍然,忙点头:“姐姐说得对。”

  夏煜朝着两人笑了笑。

  他注定是今后的天子,怎么也不会和崇明教的谭毅去争天下最厉害的人这个位置。

  前些日子,夏煜看乾清宫的《万里山海》时,陛下与他讲。天子不需要与人比烧玻璃的本事,也不需要与人比种田的本领。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天子需要会的是治国,比前头每一位皇帝都会治国而已。

  很快几个小家伙就不再关注民间识字问题。

  等舒浅总算将自己的手中的笔搁置一下,回过神去看几个小家伙在干什么的时候,就发现几个人从原本的问答教学,变成了在玩比手势。

  崇明教以前救下过一个小哑巴。

  那时还是抓人贩子的最初时候。

  这个小哑巴不会说话,早早跟着人学识字,后来就开始学手势比划。教中人有不少就跟着她比划起来。后来很多人发现远着的人吼起来太累了,干脆就选择了比划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