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好日子_作者:晓风圆月(152)

  张驴蛋惨白着一张脸,一个激灵从周桂花身上起来,跑的比猴子还快,舀水救火去了。

  李梅梅连忙拽了五妮,那边小松和李老头已经把拉着驴车不放的人制住了,他们三下五除二上了驴车,鞭子一挥,那大黑驴就往前跑了,拉着四个人呢,跑的也没有多快,但是那玉米仓的火却越烧越大,眼看着就要烧到房子了,张驴蛋他们只顾着救火,一时间腾不出人手来追他们。

  等到出了张家沟,李梅梅才松了一口气,幸好张驴蛋家人不多,这雷放多了也不保险,万一引起别人的警觉呢。

  “五妮,好好学习,以后走出这大山……”

  李老头没头没脑的说了这么一句话,李梅梅和李五妮却都理解他的意思,老头子没念过多少书,观念朴素,哪怕现在很多学校都不开课了,上大学也要推荐,他还是觉得,不管是女娃还是男娃,一定要多读书,好好学习,以后跳出农门缝机会才比别人大。

  这是个最坏的时代,这也是个最好的时代。

  这个时代人才辈出,大部分人处于同一起跑线,新的秩序亟待建立,所有人都充斥着一种浓烈的斗志。

  离过年还有三天,赵卫红忙的像个陀螺似的,蒸馒头,备节礼,还要给几个闺女做衣服,真是忙到脚都不沾地。

  “四妮,小妮儿,你俩来试试这衣服合不合身?”赵卫红咬断衣服最后一根线,一手一件抖搂了几下。

  有新衣服穿,当然是令人心情愉悦了,她娘的手艺还是不错的,李梅梅拿了那件略小的,脱了棉袄往身上套,四妮也开始试衣服。

  两个闺女性子不一样,小妮儿安静大方,性格好,领口袖口就绣上花,所以这衣服得做的淑女点儿,四妮是个虎妞,劲儿大,胆子大,所以这领口,袖口就得缀厚点,因为磨损比较大。

  一旁的细妹看的眼热,她长这么大还没穿过新衣服,都是穿的几个哥哥的旧衣服。

  这人和人还真是不一样,她父母双亡,寄人篱下,没人疼没人爱的,四妮和小妮儿却那么多人疼,这心里咋就酸酸的呢。

  都是春装,这时候穿着还有些冷,试了一下就脱了。

  家里来了外人,其实怪不方便的,农村人都不拘小节,在这个卫生方面……颇有些一言难尽,像老李家这种讲究人家,在别人眼里才是奇怪。

  李老头的娘以前是大户人家的丫鬟,伺候小姐的那一种,吃穿上挺讲究,嫁给李老头他爹后也没改变这些习惯,倒是长面累月的,李老头和李婆子也变得讲究起来,有这么一对父母,李保国兄妹几个也差不离儿。

  饭前便后净手,早晚漱口净牙,内衣勤换洗,这些后来人日常小习惯,在现在看来,都是穷讲究。

  至少细妹就没有这样的习惯,李梅梅有好几次都看到她上完厕所不洗手直接抓馒头吃的,至于刷牙洗内衣,从她住过来的这几天,李梅梅就没见过。

  十几岁的大姑娘,一笑一口黄牙,哪怕李梅梅给她单独准备了牙刷,人家也不爱用,老是忘记刷。

  吃菜也是,老李家人习惯夹自己那一边的菜,不会把盘子搞的乱七八糟,细妹就不太注意这个了。

  令人挺无奈的,也没人敢说,这一说不就成了嫌弃了嘛,所以这个事挺为难的。

  “细妹姑,你快歇着吧,我来弄。”

  李梅梅放好衣服,进了厨房,就看见她细妹姑打算挽起袖子开始做饭,连忙上去接过围裙,饭还是她来做吧,细妹姑勤快,做饭手艺也可以,就是舍不得放料,但是家里人的胃都被她养刁了,这饭还是她来做。

  作者有话要说:  先说声抱歉,我这篇文命途多舛,几乎没有按时更新过,除了申请不到榜单,因此懈怠外,还有层出不穷的状况出现。

  前天晚上,我姑父因为意外逝世,一个鲜活的生命就此离开,他还不到四十岁,大儿子才上初中,小女儿才刚上小学,我姑一夕之间没了丈夫,两个孩子没了爸爸。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不离不弃,随后两天有时间就更,没时间也恳请大家原谅。

  第68章 认爹

  这个年翻过去, 人们的日子好像有了些盼头,又好像啥都没有, 冥冥之中的那些玄而又玄的感觉, 谁能说的清楚, 日子啊, 还是得踏踏实实的往前过。

  李梅梅姐弟几个盘腿坐在炕上搓麻绳, 虽然大柱叔说了,过年前来接细妹姑,但是他食言了, 为了给栓子叔娶媳妇, 五爷爷家里头闹的很凶, 这个年, 没人顾的上细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