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好日子_作者:晓风圆月(172)

  这人语气里有些看好戏的意味。

  他这么一说,又有几个人附和,姓胡的大厨被这些人一激,也不动了,冷笑两声,“那我就看看,她能把这块肉做出什么花来!”

  “爸,你咋这样?”圆脸服务员急了,那肉打算带回家包饺子的,她奶明天过寿,就等着这块肉剁馅呢,咋就能让她拿着肉瞎祸祸呢!

  “别动,坐下!”他就不信,他一个做饭的老厨子,比不上一个刚出茅庐的臭丫头,今儿个他还就把话撂这儿了,这几个人,不好好和他道歉,别想走出饭店大门,经理都得对他客客气气的,省城来的领导还吃过他做的菜,是一个臭丫头能比的。

  正好,李梅梅本来就想做到快手菜,既然现在人家摆明了要看笑话,她就让他看看,这个笑话是不是好看的!

  也不考虑时间问题了,正好今儿供应红烧肉,那她就做个红烧肉,好好和他比一比,看谁的手艺更好!

  红烧肉得费一会儿时间,见她有条不紊的放料,红烧肉的香味一点点的散发出来了,胡大脸上的胸有成竹终于一点一点崩塌了。

  这丫头,好像真的有两把刷子。

  难不成,今儿丢人的会是他?想到这儿,胡大感到好笑的摇了揺头,怎么可能,他从七岁起跟着他爸学厨,颠了三十年勺,吃过的人谁不夸他的手艺好。一个丫头片子,要想胜过他,再多练个十几年。

  章问书他们经常尝李梅梅的手艺,对她当然很放心了,也不着急,也有时间把自个儿的饭往完吃了。

  待到李梅梅拿了个白瓷碗盛出肉来,香味已经弥漫了整个饭店。

  什么装逼的话也不多说,红烧肉里面见真章,胡大只是拿着筷子蘸了点酱汁往嘴里放了放,就已经变了脸色,一块肉下去,脸色更是大变。

  俗话说得好,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是厨艺的高低,可是真真切切能用嘴尝出来的。

  “咋样啊,胡大,”有人急着问了,“别光吃不说话呀,我们干看着你吃,着急的很哩!”

  胡小玉扫了这人一眼,眯眯眼里都是倨傲,又得意仰头,她爸的手艺,肯定比这个小丫头强多了,也不看看是谁的爸爸,一会儿他骂人的时候,她可不拦着,谁让他们不知道天高地厚?

  “我……我……”

  胡大脸红成一片,我我了半天也没能说出认输的话,不过他这态度已经表明了一切,民以食为天,大家对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是很尊敬的,也没人出声讽刺他。

  “吃完的赶紧离开,外边人还等着吃饭哩!”胡小玉却坐不住了,三两句就把这起子吃完饭不走,坐着看热闹的人赶了出去。

  外边聚着的,等着吃饭的人也看了场热闹,肚子也都饿了,连忙进来占座,往常到国营饭店吃饭的人也没这么多,可能是因为今天高考报名,来的人格外的多。

  有人还问,“同志,那份红烧肉卖吗?”

  就是李梅梅刚做好的那一份,卖相比胡大厨做的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胡大厨这人,也许是做惯了大锅饭,在国营饭店做菜,也是一次炒一锅,分成小份卖,也不是很注意卖相,所以菜到食客那里的时候,印象肯定就打了一个折扣。

  人家的面子都被下了,现在就得见好就收了,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嘛!

  没等胡小玉拒绝,李梅梅先开了口,“不好意思,这肉不卖,我还得拿这个肉和胡师傅换个东西。”

  章问书挑眉,小妮儿葫芦里卖的这是什药?

  三妮和五妮也摸不着头脑,这是要干啥,拿饭店的肉和人家大师傅换个东西,小妮儿是不是忘了?红烧肉虽然是她做的,但这还是饭店的东西要给肉票和钱的。

  这红烧肉,我也是和村里的一个老阿嬷学的,后来又自个改良了方子,做的还可以,也就这一个菜做的比较好”,她顿了顿,“听说胡师傅有不少拿手菜,尤其是糟肉做的特别好,是县里头一份,家里老人想念那个味道,自个儿又做不出,就有个不情之请,想请胡师傅有空了帮我做一份。”

  丝毫不提刚刚为啥冲进厨房做饭的事,也不提胡师傅那会子很不客气的态度,这个台阶已经给的很足了,胡大脸色好看了不少,赶紧顺坡就下了,再让人这么看热闹下去,他这张脸还真是没地儿搁了。

  至于糟肉,也说了是以后有空了,做不做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