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好日子_作者:晓风圆月(178)

  把娃养到十七八岁,能成了家之后,也算他们这当舅舅的对得起二妹了

  但是,眼下招文还得跟着赵卫红住,因为他们两个住的地方小不说,娃要是在家里呆的时间久了,老太太迟早都能明白过来,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万一伤心过度就不好了,口粮他们两个出,就是孩子得跟着她大姨住。

  所以招文在赵家跟着外婆住了一天,还是跟着赵卫红回了李家。

  要说这李婆子也有本事,不声不响的跑了一趟大吉湾,还真的就把粮食给带回来,而且还是王明亮亲自给背过来的,这可真是让不少人掉了眼珠子,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距离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红旗生产队的气氛也变得紧张起来,那几个平时不安分的知青也开始埋头读书,比起那虚无缥缈的回城通知,还是这眼下的高考来的更实在些。

  就连最小的糖包,好像也感受到家里气氛的不一样,乖乖的吃饭,乖乖的睡觉,不吵也不闹,比别家小孩乖的多。

  “小妮儿,三妮”,赵卫红隔着窗户用不大不小的声音喊着屋子里写题的李梅梅和李三妮,“吃饭了,吃完饭再看!不急在那一会。”

  李梅梅从泛黄的书页里抬起脑袋,她本来没那么紧张的,但是看着其他人都在争分夺秒的学习,也就不敢松懈了。这紧张的情绪也是能传染人的啊。

  眼看着脸都尖了,这学习甚是费脑。

  “走,三姐,别看了,快去吃饭。”

  三妮头也不抬,“你先去,我再看看这道数学题。”

  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上演,她们两个在这屋,沈立轩和章问书在隔壁屋,下午的时候,四个人还要一起开个学习会议,总结一下今天的经验,然后继续学到夜深。

  家里一下多了这么多要高考的人,就连李婆子进出门都是小心翼翼的,虽然李梅梅她们多次强调,平时咋样现在还咋样,但是没人听她们的,继续这样。

  李梅梅才从这屋出来,就看到那屋的沈立轩也出来了。

  他叫章问书一声三哥,赵卫红两口子就把他当自己人,干脆就让他把自己的粮食带着到家里来搭伙,省了他单独做饭的麻烦,也能腾出更多时间去学习。

  赵伟红更是绞尽脑汁的做出花样来,让这几个能吃饱。

  “梅梅,”沈立轩叫住了她,“我有两道数学题不太懂,一会儿吃完饭,给我讲讲?”

  章问书心底呵呵两声,这小子又开始装了。

  李梅梅笑,“好啊,正好我和三姐有一道化学题看不懂,也想请教请教你。”

  学习就是要这么互帮互助嘛,说实话,李梅梅的性子还是很干脆的,你说虽然所有人都觉得沈立轩对她有意思,但是沈立轩自己没说出来啊,万一她误会了他的意思,岂不尴尬,所以嘛,这么有距离的处着挺好。

  “快别说了,饭都上桌了,赶紧过来吃。”李家栋咬着个玉米面饼子,把头掏出门帘,含糊不清的道,

  到了屋里一看,今儿又有鱼又有蛋,比过年还丰盛了。

  “今儿吃这么好?”李梅梅笑着接过她奶递过来的筷子。

  李婆子看着她又尖了一点的脸,心疼的不行,“读书就是费脑子,瞧瞧你,咋又瘦了,鱼是你大柱叔抓的,说是给你们几个补补营养。”

  十月份河里水都变凉了,抓鱼不容易,赵卫红还把大柱说了一顿,吃鱼重要还是身体重要,大柱嘴笨,也不恼,乐呵呵的扔下鱼就跑了。

  “三妮咋没出来?”

  李梅梅摆手,“刚进入那个学习的状态,别打扰她,给她留点饭出来,放在锅里温着。”

  以前她觉得读书读的如饥似渴,废寝忘食都是夸张的说法,现在却觉得这两个形容词形容即将参加高考的这些人来说刚刚好。

  看书看到一种状态了,常常都忘记吃饭。

  李婆子这两天心里舒坦,对着招文也开始和颜悦色起来,给李梅梅她们舀鱼肉吃的时候,也没刻意给招文少打,李老头侧目,看看老婆子,满意的点头,活了大半辈子,终于没那么糊涂了。

  这样平常举动,让招文受宠若惊的红了眼眶,她就知道老太太是个好人,害怕她在这里住的不自在,特地跑到王家给她要了口粮,还给她吃肉,真是和大姨一样好。

  其实,老太太就是抠门,不愿意自己家出那点口粮,给招文吃肉也是看在赵卫红的面子上,毕竟老大媳妇能干,给她娘家人一点面子也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