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日化作为政府扶持的企业,挣得盆满钵满的。
分厂也得开起来了,她觉得建得离自己近一点也不错。
正好建在开发区,拉动就业,刚好开发区有一条人工修建的运河,南北通透,交通很是方便。
夫妻俩也算强强联手了,日化厂的地址都选好了,就等着开工了,钱到位了什么都快,不出两月,厂子也就建起来了,里头的设备一装,立马就能开工的。
作者有话要说: 我饿了,要去吃包泡面~
第130章 建设
寒梅日化厂建好, 也陆陆续续吸引了一批小厂子过来考察, 有药厂, 食品厂, 纺织厂,多是些轻工业。
这些厂子还不足以带动整个开发区的发展, 建开发区的初衷,是想要发展旅游业, 建着建着就发现, 这种第三产业要想发展起来起码得二十年的时间, 期间还得不停的投入。
现在这大部分人,出远门坐个火车还不舍得掏票钱呢, 愿意专门花钱出来玩耍的那是凤毛麟角。再者, 走到哪里都需要一个证明, 不然,街道办事处追着查, 还有的, 直接就给遣返了,证明不了自己身份的, 那就麻利点, 收容处请!
身份证这东西, 国家还在试点哩!没到大范围推广的时候。
开发区内部呢, 是有两种意见的,一种是走原先定好的路,发展旅游业, 还有一种意见就是发展工业。
说句实话,这两条路都不是沈立轩想走的,他上班会开个不停,下班了也拿着报纸文件什么的坐在沙发上研究。
胖胖年纪小,还不到上幼儿园的时候,沈国忠昨天才打过来电话,说是想他重孙女了,今儿一早 ,接人的车就停在家属楼下了。
沈立轩舍不得她,这小没良心的,躲在保姆的怀里咯咯笑,小人精似的,还劝自己爸爸要尊老爱幼。
不让她坐车车回沈家老宅就是不尊老爱幼。李梅梅给收拾了一大包吃的玩的用的,放在后备箱里让带走。
沈家这一辈,目前就胖胖一个孩子,她又长的玉雪可爱,谁见了都要爱上几分,每次回去沈家老宅,不待上半个月一个月的,那边的长辈是不肯放人的。
送走大胖闺女,家里就剩下夫妻俩个,好不容易等到沈立轩下班,想过个二人世界,偏偏他又一言不发的坐在沙发上看报纸。
李梅梅把饭菜摆上桌,她这些日子不忙,钻研了几道地方菜,今天的晚餐,都是她精心准备的,有一道竹筒鸡,属于云南菜,工序复杂,花了两个多小时才做出来,另外的几道,三丝干巴菌同样属于云南菜,莴笋拌白肉和韭黄带丝汤却属于浙江菜。
两个人吃三菜一汤也足够了。
她把围裙解下来,招呼沈立轩过来吃饭,“老沈,别看了,先过来吃饭。”
一张大圆桌,夫妻两个挨着坐了,沈立轩先尝的就是竹筒鸡,才吃了一口,眼睛就亮了,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好吃,鸡肉鲜嫩,还带着淡淡的竹子香气,滋嫩软糯,风味独特。”
李梅梅得意洋洋的挑了挑眉,“竹筒鸡最好的原料是鲜竹筒和仔鸡,仔鸡好找,鲜竹筒却难找的很。”
江州区无竹,鲜竹筒来自什么地方昭然若揭。
沈立轩只是笑着多夹了几筷子菜,并未追问下去,他等着枕边人把秘密和盘托出的那一天。很多年前,她以一本外文版的GCD宣言救他于危难之中,那时候,他就隐约感到她的神秘。
数年夫妻生活,他们几乎日日同床共枕,再深的秘密,也总是在不经意之间漏出端倪。
李梅梅隐晦的看了看沈立轩的脸色,心里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正在逐渐弥漫,她也不清楚自己究竟是想要他追问还是不追问。
身怀天大秘密,谁能值得信任,这世上的好多东西都经不住考验。人性,是最不能考验的东西。
沈立轩及时岔开话头,“胖胖前几日一直叫嚷着要吃鸡肉,今儿个倒是她没口福了。”
“小胖丫头回了沈家,要吃天上的龙肉,恐怕爷爷也会给她弄来!他们啊,就是太宠孩子,”说着,李梅梅直摇头,“你这个当爸爸,可得拿出严父的谱来,要不然,非得宠出个混世魔王不可。”
沈立轩俊朗的脸上泛起笑意,“是是是,遵命,孩他娘!”
一顿饭吃了将近一个小时,等李梅梅把碗筷都洗好收拾起来,沈立轩又在拿着报纸看了。
她知道丈夫在为什么烦心,深思熟虑之下,还是把自己的想法和他说了:“老沈,我有个关系还不错的大学同学不是去了美国吗?前几天我收到她写的信,说是人家美国人发明了一种电话,是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