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了,该喝药了。
自腹中的孩子满了五个月,她几乎日日汤药不断。
是药三分毒,只希望不要伤了孩子。
为母则强,没有了以往服用汤药时的娇气,她瞥了一眼浓得几乎化不开的汤药,直接从阿玉手中接过,眉头都不皱一下的一仰而尽。
阿玉最是了解甄柔,见甄柔将汤药一口气服用干尽,放心之余,却又心疼,但面上不显,只挑着好话道:“小世子每日良药食补的精心养着,等年后开春出来,准是一个大胖小子——”
“子”字声音嘎然而止,阿玉大张着口,眼睛直愣愣地盯着帐帘处。
甄柔本感身后有凉风袭来,下一瞬见阿玉异状,当即意识到有人未经通禀入内,可账外有重兵把守,根本不可能有人悄无声息进来,除非是——
念头一霎至此,甄柔浑身僵住。
“阿柔,我回来。”
低沉而熟悉的男声在帐内响起。
这个声音,在这半年来,曾无数次在她梦里响起。
可真的回来了么?
不是还要两三日么?
甄柔有些不敢相信,脑子也在这一瞬间空白了,甚至手中的药碗“哐啷”一声碎在地上,她也一无所知,只凭借本能转过身。
帐帘之处,夜雪归人。
“夫君。”不知觉间,泪盈满面。
第四百一十九章 最后(六)
曹劲回来了。
意味着一场决定天下胜负的大战要开始了。
“咚咚咚——”战鼓催动。
长长的号角高高仰起,低沉威严的号角声“呜呜”响动,在洛阳空荡的郊外回音袅袅。
冬月的阳光惨白地照着大地,一面黑金龙旗在寒风中迎风展昭,猎猎作响。
旗下马车粼粼,军威赫赫,二十万铁血将士整装待发,只等一声令下,与太平教敌军厮杀一起。
曹劲重甲披身,一马当先。
熊傲持戈,于左侧后方御马,高呼:“诸位将士,肃立静听主帅平叛檄文!”
曹劲对下一贯言简意赅,只见他振臂一掀大氅,即道:“太平教祸国殃民,今升旗举兵讨之!望我三军将士,奋勇杀敌!”
底下万众将士亦发出地动山摇般的呼唤。
与此同时,对面的太平教敌军也传来震天呼声,“天王万岁!共建太平天下!”
呼声毕,战鼓再起。
鼓点如雨,鼓声如雷,这是杀人的节奏!
“锵”地一声,曹劲拔起腰间长剑,一道凛冽的寒光从眼前划过。
“杀!!!”
杀声四起,短兵相见,矛盾相抗。
空中飞舞着断臂残肢,猩红的鲜血如泼墨般,漫天漫地的飞扬。
洛阳城外,尸横片野,血染大地。
然而,厮杀还在继续,战鼓咚咚未停。
……
雪色苍茫,残阳胜血。
已经厮杀了一天,空气中寒冷的空气,已被浓烈的血腥味所掩盖。
这是曹劲和陶忌第二次正面交战。
他们的第一次交战,曹劲大获全胜,陶家百年基业毁于一旦,陶家人从此成为薛家的附庸,而也因此有了今日太平教天王吴名。
而这一次,陶忌固然有三十万太平教大军,有着压倒性的兵力数量优势,但从民间临时组建而成的乌合之众,如何与从修罗战场上活着走出来的曹家黑甲将士相抗衡?
战况很快从敌众我寡的劣势,到二军渐趋势均力敌。
又厮杀了一天,两军一天未食,更无暇休息,双方都是人困马乏了。
也正是这个时候,双方将士的个人素质尽显无疑,太平教越显颓势,呈精疲力尽状。而曹军当下经历的不过是他们常态,对他们而言毫无影响。
是以,当暮色四合之际,战况渐渐偏向曹军。
熊傲血染战袍,来到曹劲身边,抱拳禀道:“主帅,太平教鸣金收兵,但我军士气正盛,末将认为可燃烽火,再坚持一阵!哪怕多杀一个人也好!”
曹劲亦是血染战袍,玄色战袍在风中猎猎翻飞。他高坐于战马之上,看着暮色下凌乱的战场,抬手道:“击钲!”
“主帅?”熊傲闻言不解。
曹劲目光依旧望向尸横遍野的战场,道:“今日已挫太平教士气,明日之战,陶忌定会吸取今日战败之因,是以我方也当继续保持体力,这也是我军最大的优势,万不可丢。接下来几日,我军只需继续保持实力,大创他们士气即可,然后待另外十万援军从凉州赶来,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