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于成海肯定回复,于保国同张春兰终于不再逗留。
离开前二人纷纷看了眼躺在炕上双目呆滞,如同等死般的于当归,或复杂,或轻蔑,或愧疚,或戏谑,然而不管哪一种情绪,他们最终达成了目的。
屋外,不知谁家的公鸡“喔喔喔”地又连叫三声,将堪亮不亮的黎明彻底叫醒。
深深叹了口气,于成海终是回头。
“当归,是爷爷对不起你,爷爷没本事让你受了委屈,我……”
“爷爷,放心,我不会再跑出去了!”一句微笑承诺代替了安慰,于成海望着脸上毫无血色的于当归紧紧抿了唇,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同于当归交代。
而于当归内心同样叹息不已,不管怎样,刚一遇见活人儿便直观了这样一场处心积虑的分家大戏,她也算是长了见识。
所谓既来之则安之,于当归知道这辈子再穿回去只怕是无望了,既然如此,那便唯有将当下日子过好,至少要先保证自己能够下地,能够活蹦乱跳,能够自力更生。
“爷爷,我饿了!”不再多想的于当归微微仰头,对于成海露出一丝安心笑意。
“哎,好!爷爷……爷爷喂你,爷爷喂你!”
于当归虽平日无言无语,不争不抢,但于成海知道,于当归骨子里存着倔强,他只怕那她会因为张春兰的话萌生不好念头,其后果他不敢想象。
此时见于当归主动要吃的,于成海内心担忧终是放下一半。
于当归最终拒绝了于成海喂饭,虽然这具身体已然是她的了,但不管怎么说,面前的于成海对他来说还是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她对他先前维护心存感激,然而,“于当归”对于成海的感情,一时半刻她还无法做到。
或许,时间久了,那份亲情便自然而生了。
……
分家是必然,第二日,在于成海带着托人写好的分家协议回到生活了几十年的家里时,于保国早已将中证人请了过来。
没有哭,没有闹,协议里于成海只要了一份口粮,什么花生,什么大豆,什么粉条,诸如种种于成海都未曾提及,因为他清楚,即便他提了,那张春兰只怕要再同他磨叽上三天三夜,最终结果他还是除了口粮什么都得不到。
中证人是北乔沟的大队支书于会平,在看到于成海交给他的那份协议时,于会平忍不住说道:“海叔,这协议……您要不要再考虑考虑?”
“不……”
“考虑什么!这协议是俺爹定的,一定是想好了的!我说会平啊,你踏踏实实做你中证人就好,一切都听俺爹的!”没等于成海开口,守在一旁对那协议虎视眈眈的张春兰便直接截过了话头。
“这……”于会平蹙眉,回头看向于保国,却见于保国压根不想同自己对视。
轻叹一声,于成海最终拍了板儿:“会平啊,就这样吧,早了早清!”
第4章 南乔沟的李成志
于当归在那破土炕上躺了整整七天,这七天时间里,除了于成海每日在其旁边照顾外,也只有于会平在期间冒了冒头。
而这七天时间里,于当归也终于彻底将原主这十七年来苦逼的人生给捋了个透彻。
于当归虽有父母,但却是两尊牌位,小小年纪便跟着于成海在张春兰种种压榨下讨生活。
于家在北乔沟算不得太穷,也因此,家中三个孩子纷纷被送去读书。然而,相比较于娇娇和于城城,虽然同于娇娇是同时上学,但于当归却没那般幸运了。
刚一读完小学,张春兰便借口家中劳力不足,供养不起三个孩子一块上学为由,直接让于当归辍学在家帮忙干活补贴家用。
于当归虽闷,但骨子里还是喜欢读书的,于是乎,她便在爷爷支持下鼓足勇气同张春兰商量,希望自己可以继续读完初中。
怎奈张春兰却偏以三人成绩说话,于当归成绩垫底,加之再没有借口,最后自然失了继续上学的机会。
于成海心疼于当归,看不得于当归背后偷偷落泪,却苦于家中经济大权早早便落在了张春兰手里,于是,背着张春兰,他曾同于保国商量希望于当归可以继续上学。
结果,逃不过竹篮打水一场空,这件事到最后还是被张春兰知晓,这女人心胸芝麻大小,锱铢必较,为了这件事整整一天时间都没消停,好一顿哭嚎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