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阙书_作者:季岭(139)

2019-04-06 季岭 天作之和

  他向来对这些衣服首饰的不感兴趣,加上屋子里又闷得很,便在门口等待妻子。

  这时,恰巧三四个玩耍的孩童从街上跑过,跑在最前面的是个男孩,身后还跟着一位扎着辫子的小丫头。小姑娘拿着糖葫芦的手腕上还带了一个金色小镯,镯子上的铃铛来回晃发出清脆的声响,很是可爱。她偶尔与其他同伴玩闹,可脚下的步子却紧跟着身前的男孩。

  也许是跑得急了,小姑娘差点被地上的石头绊倒。沈岭见她如此,心中不觉跟着担心起来,便想转着轮椅上前帮忙。不过还没等他伸出援手,走在前面的男孩立刻停下步子,回身拉住了女孩。

  姑娘偷偷抚了抚胸口,又抬手抓着那男孩的衣角,小嘴咧开甜滋滋得笑道:“谢谢哥哥!”

  男孩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嘴上没说什么,再转身时脚步明显慢了许多。小姑娘像是没有察觉到哥哥的害羞,仍是抓着他的衣角使劲摇,笑得无比开心。

  在一边的沈岭看得入神,眸子间是满满的怀恋。他望着那群欢笑着的孩童,就像是看着曾经的自己。肩上被人轻拍了下,他忙回过头去,就看见站在身后小腹微隆的妻子。

  江秋眉宇间有些担忧,轻声问道:“怎么了?”

  “没什么。”沈岭笑着回道。最后眷恋地看着孩童们远去的方向,他将妻子的手暖在掌心,轻声道:“累了吗?我们回家去。”

  春去秋来,年复一年。大瑞国力日渐昌盛,十年约定期很快已过。瀚北君主多骨尔派使臣库木江,来京都为文帝欧阳尚初祝寿。在宴席间,他代表君主向文帝表明两国长期休战的意向。文帝应允,并赠与其黄金百两带回京都。

  临安居外一片安静,出临七月,屋外的杏花树却已结了满树的果。李初彤在门口没见着人,便朗声唤道:“叶叔?”

  没一会便听到了屋内有人回应,小姑娘低头一笑,领着手中的饭盒就走进木屋。果不其然,又见那人在擦拭一对颇显古旧的峨眉刺。叶叔腰上有伤,坐得久了就会站着歇上 一会。她见对方轻蹙眉头,忙走前去搀着那人站起。

  叶叔是伯父李虎托父亲照顾的,说是无论如何都得好生对待。伯父常年忙于军务,不能前来看望,便以照顾父母为由,每个月都朝家中寄许多银两。

  从李初彤有记忆开始,叶叔就住在她家中养伤。等到那人行动较为便利,才拒绝了父亲挽留独自搬到这临安居来住。

  母亲怕他一个人不大方便,便每日叫自己送三餐与他。李初彤对叶叔了解不深,只知道他姓叶是个上过战场的大英雄。小姑娘心思,常喜欢琢磨起那人的故事来。可问了几次,都没问出个详细来,她也只能按着样貌来推测:叶叔年轻时定是个俊俏公子。

  李初彤打开饭盒将菜品一一拿出,抬眸看了眼仍在擦拭的那人,说道:“叶叔先歇会,菜一会凉了就不好吃了。”

  对方轻轻‘嗯’了声,手上的动作却并未停下。

  他将物件仔细擦拭干净,而走到墙边将那对双刺小心翼翼地挂在墙上的佩剑边。等一切都做得妥当,那人才缓步走到桌前坐下,拿起筷子准备吃饭。

  小姑娘一只手撑起下巴,另一只手随意地扣着桌案饭盒上的竹条。她抿了抿唇,说道:“叶叔,过几日我就不能来给你送饭了。伯父前几日来了消息,说辅思营将要招收女兵,我想去试试。”

  说罢,她收回手,有些期待地望着面前人。那人握着筷子的手指一顿,声音沙哑地开口道:“军中辛苦,你父母可同意?”

  李初彤闻言,顿时变得有些失落起来。

  她垂下眸子,闷声说道:“求了好些遍,爹爹也没能同意。可我又不舍得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这些日子,可将我苦恼坏了。”

  说到此处,小姑娘有些泄气的靠在椅背上,噘嘴嘟囔道:“女孩又怎么了,不是照样能策马山河?”

  “趁着还年轻,便去做吧”那人沉默了会,将筷子搭在了碗沿上。

  他抬起头,眼神中隐约透着怀念,像是透过李初彤在看着另外一个人。沧桑的脸上鲜少露出些笑容,他补充道:“别等到我这般年纪,再后悔。”

  李父最终耐不过女儿的再三请求,同意让她开春时去往京都。

  临行前,李初彤来向叶惘之告别。小丫头全无半点离开家乡的忧伤,仍是拉着叶惘之手笑着感谢。她也不顾身后军官的呼喊,一本正经的许诺着等自己有本事了,一定也让她的叶叔叔能看一看繁华的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