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上之臣_作者:青铜穗(174)

2019-04-06 青铜穗

  长缨脑袋顿时嗡嗡作响,回避了他的目光。

  “把头抬起来!”他在喝斥。

  长缨不得不又抬起头,把溃乱的神情袒露在他面前。

  这简直是要命的选择。

  如果京师那么容易回去,她便不必把自己逼上从军这条路。

  倘若那真相有那么容易说出口,她便不会眼睁睁看着姑母失望离去,看着自己沉陷在人人喊打的境地里。

  “你当年为什么那么做?理由是什么?”

  凌渊声音微哑,正在追问。

  长缨脑袋里有擂鼓一般的声音愈来愈响,愈来愈猛烈。

  她感觉有沉重的巨木,像冲击城门一样正在一下下地冲击着她心里的堤防。

  长缨眼眶终于酸出了湿意。她吸气摇头:“求侯爷别问了,即便我说了,你也不会相信的。”

  她没有被人利用,她清楚得很。

  她活了两世,能有什么事情不清楚啊,是不是被利用,是不是跟那张婚书有关,她能有剥得了程啸的皮的脑子,自然也就有反省回顾捋清楚事件的脑子。

  可惜都不是。

  她冲去寻找凌晏的时候,她脑子是清醒的,为什么说那些话,她也是清醒的。

  凌渊却漠然垂眼,道:“你说,我信。”

  长缨微怔,抬头看了过去。

  第120章 我说了你不会相信的

  长缨张了张嘴,没有发出声音。

  回避过无数次的事情,如今当真要说出来吗?

  “说吧。”凌渊道。

  长缨脑子里又开始嗡嗡作响。她攥紧拳头,深深吸了一口气:“是姑父,是姑父让我这么做的。”

  “你胡扯!”

  凌渊怒吼,暴喝的声音响彻了花园,将对面庑廊下的郭蛟他们都震得跳了一跳。

  长缨默然无语。

  凌渊逼近她:“我虽说信你,但你编也要编得像一点,他怎么会让你这么做?

  “他出事之前的那天还交给我几本军报,让我练习如何治军,等过段时间再亲自带我实操。

  “他军务顺利,未曾卷入任何朝党纷争,在朝中甚至连得罪的人都不曾有,他有什么理由会让你这么做?

  “将近四年的时间,结果你就想出这么个蹩脚的理由来糊弄我,来为自己开脱?!”

  面前的他言辞犀利,目光阴冷,透露出一个当权者的铁腕一面。

  长缨环抱着双臂,望着庭中喃喃道:“我不知道。我要是知道就好了。”又看过来:“你看,我说了你不会相信的。”

  “到底怎么回事?!”他哑声又问,“他是怎么跟你说的?”

  长缨望着足下,摇起头来。

  脑子里头那根弦噔地绷断了,潮水纷涌而至,仿若冲开了堤防,瞬间将人淹没。

  ……从通州回京之后,她断断续续地生病,姑母给她请了太医,日夜以药补身。

  她浑浑沌沌地,并没有清醒过多少时候。等到终于渐好,也是七八日后的事情了。

  难得那几日又天气晴朗,她在各个院子闲逛散心,看到凌述在被逼着写治兵策,她技痒,也提笔写了一篇。

  夜里凌晏回来,看完她的文章,便传她到了书房,奖励了她一把宝剑,然后又听她告了凌渊的状,再之后便令她把门掩上,引着拿起宝剑的她到了他素日存放典籍珍品的密室。

  “你的病好些了吗?”他先是问。

  “好多了。除了体力差些,没有什么大碍了。”

  她回答说。

  虽是在佃户家里养了半个月,但始终没有什么起色,回来的时候上马车她的脚还是软的。

  直到回到凌家她才逐日地松泛。毕竟习过武,便是体力弱些也能坚持,自然算是好了。

  凌晏点点头,然后说及正事:“朝中有个要犯,是官家要杀的人,此人与姑父有过命的交情,这次必须助他离开。但因为是钦犯,所以姑父不可能直接救人。

  “你几位表哥因为是我的儿子,行起事来也多不方便。小铃铛儿要不要帮姑父一把?”

  那时的凌晏也是像凌渊这样,身姿笔直地站着。

  长缨出身将门,在凌家也对精忠报国四字耳濡目染,心内充满了热血。

  姑父要做的事情,她当然是要答应的。“我要怎么做?”她问。

  凌晏拈须踱了几步:“倘若这个消息不走漏,自然无事。倘若走漏了,那么你便等到我被围困之时前来指证我,说出我藏匿钦犯的地点,官兵必然会宁肯相信你,从而调兵前去搜查。而我则趁此机会暗中着人布署,将人挪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