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上之臣_作者:青铜穗(307)

2019-04-06 青铜穗

  紫缃迷惑地望着抓着螃蟹出神的她。

  长缨把螃蟹放下来,洗了手道:“喊秀秀回来吃饭吧。”

  ……

  杨肃到了码头,问佟琪:“事情办了么?”

  佟琪道:“办了。沈将军肯定知道王爷管漕粮的事儿了。”

  杨肃睃一眼他,下了栈道。

  “她在忙什么?”

  “大将军荣胤四年前霸了她身边一个叫秀秀的姑娘,她忙着把这个秀秀讨回来,但荣胤好像躲着她。”

  ……

  书房里长缨忙了个把时辰,秀秀就来了。

  俞氏去了官户家串门,秀秀下晌去了趟铺子,收了银票就来了沈家。

  回到沈家的她也变得快活起来。

  吴妈炖了参鸡汤,还蒸了新鲜的大螃蟹。长缨隐晦地告诉她今日见过荣胤了,但是还没能让荣胤点头。

  秀秀倒不急,反正三年多都等了,当初也是做好了一辈子呆下来的最坏打算。

  回来后来不及唤人点灯,先倒了杯茶吃。

  天擦黑,暮光幽幽照着桌上摆着没动过的饭菜,她看了下,拔了钗子又要来探探,身后榻上忽然火折子响,屋里擦地亮了起来。

  秀秀吓了一跳,回身看去,荣胤半靠在榻上,两条笔直大长腿交叠着,正于点着了的灯影里看过来。

  “上哪去了?”

  秀秀愣了半晌,道:“去了趟沈家。”

  “吃了吗?”他问。

  “……吃了。”

  秀秀看看他又看看桌上饭菜,不知道他怎么会摸黑在这里。难不成还会是在等她吃饭?

  她心里涌上些不该有的罪恶感。可她不该感到罪恶的,毕竟上次他还故意害她饿肚子。

  荣胤坐起来,端起碗来吃。

  秀秀真的罪恶了。“饭都凉了吧?要不要重新上?”

  “你还知道关心我?”荣胤夹菜的间隙里瞥她。

  秀秀脸红了。

  荣胤不紧不慢地把饭吃完,而后漱口吃了茶,坐椅上看着她。

  秀秀被看得发窘,找了针线准备做。

  他忽然道:“月信走了吧?”

  秀秀脸红到颤抖。

  他怎么知道她几时来月信?真恶心啊这个禽兽!

  荣胤起身,边除着袍子边去里间:“备水。”

  第211章 山怎么还不来就我

  长缨早上起来,先让人递了个帖子去宋家。

  漕粮的事儿杨肃如今已经揽上身,让他放弃是不可能的,因为得顾忌在朝臣们眼里的形象。

  所以这事还是得办,办好的前提是避免祸事发生。

  其实从码头运粮到南仓,从头至尾最容易出事的环节是路上。

  因为自码头回城,需要经过一条引河,引河水深,而桥梁窄,若有不慎车翻入河,粮食入水再打捞,一则难,二则八月入秋了,天气渐坏,稻谷遇水,若不能遇上接连烈日暴晒,必然会霉变。

  但正因为这段危险,杨肃肯定也会加强戒备。

  杨际想暗算,只能从别处下手,从前世看来,他显然是算准了途中没有机会而改为下手粮仓。

  粮仓重地,重兵把守,按理不会出错。

  但杨际偏偏就做成了,可见要么是五军都督府里有有他的人渗透在内,要么是防守有问题。

  她纵然不去十王府,这事儿也不见得操作不成。

  宋逞回京之后即忙着应付顾廉反过来重掀海运的事,接连几日忙于宫里与内阁之间。

  直到杨肃回京,顾家和东宫有了新的重大针对目标,这才使他松了口气,得了闲在家里赏桂吃茶。

  接到沈长缨的帖子,他只顿了半刻即让人唤请。

  “湖州晤面之后,沈将军别来无恙?”

  宋逞引着长缨在收拾好的敞轩蒲团上落了座,着人上了茶。

  “不如宋大人雅兴,家里两棵桂树,开得十分寂寞。”长缨笑着拉开了气氛。

  又拂手闻了闻茶香,继而道:“邻父筑场收早稼,溪姑负笼卖秋茶。眼下刚入白露,这应是今年头批白露茶,宋大人看来是陆放翁的知音。”

  宋逞盘膝深望她,笑道:“将军竟是个行家。我这茶也算是上对了。”

  “惭愧。”长缨道,“顶多是个杂家。各行门道涉足的多,却无一精通。”

  说着她品了茶,顺赞了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