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松林凑过来拍拍他的肩膀道:“这人有病,甭理他。”
“嘿嘿,我知道。”夏子深傻笑道:“今晚上夫人做了好吃的,去我家喝一杯?”
“走!”
两个心大的,心情愉悦的携手双双归家了。
杨韶清回了养心殿处理政事,福公公在一旁伺候。
屋里静悄悄的,连朱笔划动的声音都没有。
有个小太监悄悄走到福公公身边,伏在他耳边嘀咕了几句,又悄悄的走了,没敢发出一点儿声音。
杨韶清在全神贯注的批奏章,福公公嘴里揣着话,张了张口又闭上了。
那小太监刚刚传来的话,他这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真是让人左右为难。
“有什么事你就说吧。”杨韶清头也不抬的道。
“是……”福公公打了个恭,组织了一下语句说:“刚有人传话,说是钟粹宫的昭妃娘娘要求面圣……”
话还未完,杨韶清就打断他道:“不见。”
虽早知会是这样的回答,福公公认为下一句才是重点,还是硬着头皮道:“昭妃娘娘说是有治理疟疾的妙计……”
“哦?”杨韶清饶有兴趣的停下笔,戏谑的看着他道:“她一个闺阁女子能有什么妙计?”
福公公伸手抹了下额角并不存在的汗珠,心想,纯妃娘娘的母亲不也是闺阁女子,如今防治疟疾的法子不就是她的主意么?
这话他可没敢跟皇上说,只尽责的问道:“皇上可要召见?”
“宣吧,朕倒要看看她还有什么更好的法子。”
福公公应了声是,下去传人去了。
文昭儿就在养心殿门外等着,收到传召后,端着手信心满满的进了养心殿。
每走一步,她都笑得越发开心。
当听说宫外疟疾肆虐的时候,她就知道自己表现的机会又来了。
几乎是每本古言中的剧情,古时候人们对卫生环境的要求不是很高,对于许多药物的使用也过于单一,导致他们连一个小小的疟疾,都会变成可以定夺生死的大问题。
这时候就得靠穿越女主的光环来拯救这些黎民百姓了。
杨韶清审视的看着她,她也笑眯眯的看着他,两人均不说话。
福公公站在一旁干看着无语。
你俩这是在眉目传情?可别作死了吧!
“若是无话可说,便退下吧。”杨韶清淡淡道,继续俯首批阅奏折。
福公公催促道:“昭妃娘娘,您若是有事就赶紧说吧!皇上还有许多要事处理呢!”
见皇帝开始不耐烦了,文昭儿忙往前走了一步,道:“臣妾有话说!”
她清了清嗓,胸有成竹的说道:“臣妾听闻宫外有地方疟疾肆虐,民不聊生。臣妾儿时曾生过一场大病,广求名医均无可治,后遇到一游方大夫方才痊愈,治疗期间,臣妾听闻那个游方大夫说了许多药理之方,其中便有防治疟疾之症的。”
“哦?”杨韶清挑了挑眉,“你说说看。”
“首先得切掉传染源,也就是说要把患病的人全部隔离在一起,四周用硫磺烧了进行消毒,然后再撒上一层硫磺和白酒,然后是治疗病患方面,须得将其使用过的所有物品全部用白酒泡了,再用太阳暴晒,当然了,最好能把这些东西全都烧掉,换成新的……”
听到这里,杨韶清嗤笑一声,不耐的打断了她的话。
“行了,你还有其他什么办法么?”
文昭儿疑惑的看着他,“这就是臣妾的解决之法呀……”
“你不必说了,朕已经知道了。”
哈?文昭儿一头雾水,不明白皇帝为何对她的办法不感兴趣。
“皇上,这是目前来说,防治疟疾最方便快捷的办法了,您一定要听完!”
一直站旁边听着的福公公都替她觉得羞臊,弓着腰请她出去,“昭妃娘娘,您就先退下吧!皇上忙着呢!”
文昭儿莫名其妙的跟着福公公出了养心殿,糊里糊涂的问道:“公公,你说皇上为什么对我的方法好像不感兴趣的样子呢?如今防治疟疾不是最最紧要的事吗?”
“哎哟昭妃娘娘哎!”福公公轻拍了自己一个巴掌,呲着嘴道:“您这法子早就传遍了龙华国,您这又来跟皇上说,岂不是故意折了老奴的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