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人间_作者:十七纬(472)

2019-04-06 十七纬

  “若我沦落到天牢的那一天,我必取了你狗命。”裴谢堂冷笑:“我先送你下地狱,到我爹娘跟前认错,顺便让阎罗王教教你如何做人!”

  结局不欢而散。

  不过,宣庆帝终究还是疼爱裴谢堂,打了二品大员,也只是勒令她禁足十天,罚她洗了一个月的马厩了事。

  满朝文武要闹,宣庆帝懒得听,一纸诏书封裴谢堂为兵马大元帅,统领西北军。恰尚书令告老还乡,为了一碗水端平,勒封周同辉为新尚书令,掌管六部。怕因二人恩怨影响国政,又将军部职能改革,西北要什么,六部只有复核权,没有审核权。

  至此,矛盾越发激化。

  到了宣庆二十二年末,终于,绷紧的线彻底断了。

  起因是裴谢堂爱若性命的弟弟裴衣巷。

  裴拥俊只有一个儿子,裴衣巷在裴家是自打出生就被大家疼爱在手心里的。可周同辉好死不死的,把主意打到了裴衣巷的身上。

  二十二年除夕,周同辉曾派人意图绑架裴衣巷,被裴谢堂发现,及时找回。不死心的周同辉又一次犯险,在正月初四那天,再一次劫持了裴衣巷。

  彼时夜深人静,裴谢堂四处遍寻裴衣巷无果,高行止又不知道去了哪里,她连鬼养阁的人都来不及出动,带着四个亲卫寻遍了京城,最终在周家外得到一点线索。

  心急如焚的裴谢堂立即闯入周家去救人。

  具体过程如何已无需追究,只是在最后,在周同辉的书房,当裴谢堂推开门时,周同辉倒了下来,而她的手里拿着刀,尖头滴着血,证明她刚刚杀过人。

  周家人目睹了这一幕,纷纷惊呼泰安郡主杀人了,她没顾得上这些,余光看见裴衣巷躺在周同辉的软榻上不知道生死,情急之下,不管不顾的迈过周同辉的尸体,将裴衣巷抱走。送裴衣巷回裴家后,她越发觉得不对劲,所以连夜让人知会高行止,又将四大亲卫都喊离京城。本还可以有更周密的安排,只是当时她太过自信,加上醉酒没有精神没深入细想,总觉得宣庆帝不会杀她,就是这一份有恃无恐,让她做好安排后睡了个安稳觉。

  然后,一夜醒来,锒铛入狱。

  陶志勇身死,裴衣巷被抓入幽庭司,泰安王府满门抄斩。

  复生之后,裴谢堂无数次的想过这件案子的其中关窍,只因为一开始被人误导,一直觉得陷害自己的人是朱信之,从未想过别人,思维不免受了限制。

  如今线索渐渐多了,迷局豁然开朗。

  这个局,一开始就是冲着她来的。

  她死了,周同辉也没要得了好处。泰安王府军权旁落,朱信之捡了好处;周同辉身亡,尚书令空缺,孟哲平捷足先登。

  好算盘!

  如此一来,一举四得!

  除了两个不喜欢的人,得了两份不外出的好处,孟家和陈家岂止是不亏,根本是赚大发了!

  不,不是孟家和陈家,而是这两家背后的主子,赚大发了!

  会是谁?

  太子?二皇子朱简数?三皇子朱综霖?五皇子朱信之?

  不,没有那么多人。

  裴谢堂轻轻闭上眼睛,在脑袋里过了一遍所有的可能,很快得到了一个最为稳妥的嫌疑人。

  朱信之的背后有曲家,曲家没参与进来,于家族没有好处,损人不利己,不是这些老谋深算的朝臣的办法。反而因为朱信之毒杀了自己,引得高行止愤恨继而江湖人不满,得失太过明显。另外,朱信之身后有曲家,没理由会找不相干的陈家孟家帮忙。所以,绝不可能是朱信之。

  至于朱综霖……

  裴谢堂甩甩头,朱综霖有一点好,就是极为重情义,他身后的家族也不允许他如此操作,此人可以排除。

  那么,就剩下两个人。

  二皇子朱简数,太子殿下朱深见。

  朱简数是孟贵妃的儿子,这人多年来一直都很想当上皇帝,但孟家一直不表态,故而谁都不认为他有希望。尤其是知道孟家陈家联手扶持太子后,朱简数的嫌疑更小。就拿朱简数的人脉来说,也绝无可能下这一盘棋。

  只有一个人了。

  裴谢堂裂开嘴角:“想不到,太子竟然这样恨我,亏得我一直没发现。”

  明白了是谁在背后捅刀子,这事儿就不难想了。

  首先,要接近自己,必得打探到最为可靠的消息,还有人比西北军更合适吗?但西北军将个个嘴巴紧,要想探听消息没你们容易。既然打探不到,不如送个人成为西北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