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人间_作者:十七纬(921)

2019-04-06 十七纬

  宣庆帝沉默下来。

  他之所以会选择听陈皇后的滴血验亲,也确然是因为当年太子是足月产的,按照时间来推算的话,确然是他回来后陈皇后才有的。这说不过去!

  他看向跟着孤鹜和长天进来的人。这些人里,就有不少当年朱家的旧人,只是并没有那位接生婆,略略一想,他也就释然了——如果太子并非他亲生,那么,在太子生下来没几天,那接生婆应该也已经命丧黄泉了,是万万不可能活下来的。

  这条线索断了。

  不曾想这个时候,一直没说话的孟贵妃开口了,她是二皇子的生母,孟家出了事情后,她被贬为昭仪,如今却也留在了殿中:“陛下,臣妾记得,当年的接生婆离开后就没再回来过,不过,当年替皇后娘娘看诊的郎中却还活着。后来他死活都不肯待在朱家,老夫人感念他对皇后的救命之恩,送了不少银子给他,他在江南那边开了个医馆,招了不少学徒。”

  “嗯。”宣庆帝颔首。

  孟昭仪便如同得到了一种鼓励,继续说:“后来,他的学徒有人入了京,还考上了太医院,做了医正。这人是个忠心的,飞黄腾达之后,将师父也接到了京城来,就在京中颐养天年。”

  “人还在?”宣庆帝一愣。

  朱简数立即会意:“在,儿臣这就让人去将他带来。”

  当即,就有人打马出去请。

  又是漫长的等待,等了两炷香,终于见侍卫带着一个头发全白的老人来了,这老人一来就跪下,年纪太大了,说话很慢:“草民参见陛下!”

  “抬起头来。”宣庆帝仔细的看着他,依稀在他脸上看见了那个曾经作为朱家客养的老郎中,的确是旧人,他放缓了语气:“你当年在朱家当差当得好好的,怎么突然就死活要走?”

  那老人一愣,立即看了看殿中的情形。

  大约是年老,他反应了片刻,才反应过来今日是怎么一回事,只见他身躯狠狠的抖了抖,慢慢弯下了老腰,他一字一句的开口:“陛下,草民不敢隐瞒,当年实在是因害怕性命不保,才急着要离开朱家。但离开之后,草民反而连累得家里散了,一家老小都下了黄泉,草民隐姓埋名才勉强求得安稳,草民一辈子都没个一儿半女,全靠义子帮扶……”

  说着,将往事都说了。

  这又是一个惨烈的故事,自不必说,宣庆帝听后,便说:“你替皇后诊脉,皇后平安剩下长子,这是大功劳,何至于性命不保?”

  “因为,草民知道娘娘那一胎是怎么一回事。”那老头沉默了片刻,慢慢说:“草民出自医药世家祁家,把出了娘娘那一胎蹊跷,娘娘执意要用药拖延生产日期,一开始草民没多想,娘娘说是为了等陛下回来,草民也是信了的。可直到太子半岁多时,草民无意间听说陛下一直在外打仗,是在哪一天才回的府,旁人只说娘娘有福气,陛下一回来就怀上了。草民暗暗一推算,便觉得项上人头保不住,这才想着要逃命去。陛下饶命啊,草民真不是有意要隐瞒,只是……只是……”

  只是陈家势大,这事儿又实在要紧,他不敢说。

  再后来,宣庆帝登基做了皇帝,他更是不敢再说!

  置喙当朝天子,置喙一朝太子,他头上的脑袋怕是有十个都不够砍的!

  宣庆帝两眼翻白,几乎晕倒。

  景和公公见状,急忙上前又是推拿又是灌水,好一通忙碌后,才将宣庆帝从昏迷中喊回了理智。一行人急急忙忙的一通骚乱,景和公公要稳住这些人,还要防止走漏了消息,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在正大光明殿上等着的祁黔和祁蒙。

  他压低了声音:“去,将祁家两位太医叫来。”

  那跪着的老郎中听见祁家二字,下意识的抬起眼,看了一眼宣庆帝。

  旁人是没看见他的锋芒,倒是裴谢堂看得清楚明白。

  她笑了笑,终于来了!

  很快,祁黔和祁蒙就一同到了殿中。

  见宣庆帝昏迷,祁黔和祁蒙二人皆是一愣,祁黔第一个就小跑着冲了上去,祁蒙脚步一错,走到裴谢堂身边就停了下来。

  裴谢堂给了她一个稍安勿躁的表情,祁蒙笑了笑,点了点头。

  祁黔一通忙活,终于让宣庆帝顺过来这一口气。宣庆帝终究年纪大了,经不起这些折腾,也经不住这些兜兜转转,心头郁结如同蒙上了阴影,等缓过气来,胸口就剧烈的起伏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