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天天想谋反(穿书)_作者:恕冬(90)

  “不论出于什么原因,你心里总归是不信任那小皇帝的,你们旧怨已深,新仇也不远了,既如此,又何苦纠缠?”苏珩经历了人世许多变动,也见证了摇光父母一辈的恩怨情仇,许多事看得便通达了许多,“有些情,它不一定是情,一个不慎就是刀子,情越深,刀锋越利。”

  “你三更半夜地来找我,不会就是为了给我做感情分析的?”洛摇光终于打完了络子,才终于抬头看向了苏珩。

  “不过是为了代替哥哥嫂嫂对你这个晚辈进行一下关爱罢了。”苏珩也看向她,“顺便再告诉你一下,安南王藏兵的地点,我找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  糖渣子,玻璃渣子,拌一拌一起吃了

  小黄桑党你们在哪里?评论区已经快被小晏晏党占领了!

  第47章

  安南王洛衍琨奉召回盛安侍疾。

  侍一个非他生母的太妃的疾。

  盛安的官员们心里什么都明白, 却缄口不提, 只称安南王一个孝字。

  史书记载, 楚高祖皇帝洛楚临反, 是因为前朝哀帝宠幸佞臣,沉迷美色, 挥霍无度, 昏庸误国。

  然而实际却是因为哀帝之父临终之前放心不下, 设计陷害了当时的异姓王, 洛楚临之父,才生了仇恨。

  但哀帝终究心软, 即位后没有趁机收回封地, 而是放洛楚临回去继承了王位, 于是留下了祸患。

  当时的洛楚临因着明桑嫁与他人,心灰意冷, 便已早早娶了安家的小姐,遂一并回了封地。

  安家的小姐却不能生育, 便送上了通房丫鬟,通房丫鬟一夜命中, 生下了个儿子, 没几年便去了。

  留下的这个儿子就是洛衍琨,洛衍琨八岁那年就开始在军营里混着长大,十一二岁便能上阵,十四岁那年便随军攻占了盛安。

  而那一年,洛衍书才将将出生。

  所以尽管在洛衍书七岁那年就被立为储君, 但是朝廷上拥立洛衍琨的势力从来没有消失过。

  更多人愿意相信在这一场权力的博弈中,从军营里摸爬滚打成长起来再在政治场上汲汲营营多年的庶长子胜算远远高于那深宫中娇气矜贵不知事的嫡长子。

  比如兵部尚书王凡全。

  王凡全身为朝廷二品兵部尚书,手握武官调动和粮草拨给的重权,是安南王谋反的重要助力。当年左言掺安南王强征强纳,藏兵藏粮时,也是王凡全在朝廷上斡旋,一举把左家打成反楚复越的逆臣。

  这么个人,你不动他,实在碍事。寻个正经事动他,朝廷上劝谏阻拦之人又数不胜数。强收拾了他,更是会逼得安南王早日反。

  是以当时只能假装是将安太妃的那碗加了些许烈药的百合银耳汤赐给了他,然后让宫人引导王夫人撞破丑事,闹了那么一出,查起来,左右也是自家人害了他自家人,不是他洛衍书蓄意陷害,继而又让绿枝红叶两人去盛安府尹处告了一状,落实了他的罪名。

  都是些说出去惹人笑话的丑事,却闹得满城风雨,再扣上一顶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强占民男的帽子,众口铄金,也就顺理成章地降了他的职,将他从兵部核心摘出去一段日子,才能安排上洛衍书自己的势力。

  一切巧都巧在当日李淄羡带洛摇光逛对了窑子。

  东苑正殿上,洛衍书坐在正座,洛衍琨和洛摇光一左一右在上座坐下了。

  三人之前的气场有些许微妙。

  洛衍书先开了口:“王兄此番刚离盛安便又急急赶了回来,当真是车马劳顿,甚是辛劳啊。”

  洛衍琨笑了笑:“为人子女,自是应当的。太妃养育我多年,她无亲子,小王便是她的亲子。”

  洛摇光细细打量着洛衍琨,洛衍琨长了洛衍书十四岁,如今已过三十,又在战场上磨砺过,因此身上肃杀之气更甚。眉眼间与洛衍书有五六分相似,皆随了先帝的狭长深邃,却比洛衍书生得硬朗了许多,但神态间总有种沉沉的阴郁。

  所谓相由心生,这般面相看上去就不是好相与的,多疑且有反骨。

  可能这是洛家男子的通病。

  洛衍书又笑了笑:“王兄仁孝至极,朕甚是钦佩。”

  “陛下谬赞了,传闻陛下甚是敬重长公主,此番仁孝,小王自愧不如啊。”

  嗯……洛衍书对自己是孝顺……这话哪里听着怪怪的?

  说着洛衍琨朝正在神游的摇光问道:“是,长公主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