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宫中无子便一直无子,想要宫中有子便仿佛迅速地有了孩子。
除了金罗神仙之外,世间恐怕唯有皇帝一人能够做到如此!
联想到陆老道入宫之后,皇帝突如其来“夜御数女”的勇猛,太子几乎可以就此判定,这一场天师做法助宫妃有孕的戏码,必定来自于皇帝的自导自演!
有孕为假,滑胎更是真不了。一夜之间三位宫妃同时失子,就是皇帝要想方设法剿灭太子的借口。
皇帝先将滑胎一事传得满宫皆知,再震怒之下要求天师作法彻查,将祸水东引,矛头直直指向太子东宫。
方才陆天师在东宫中的一番施法,青天白日里狂风大作,灵幡裹挟着火焰一飞冲天,再直直坠落至长信殿敞开的木箱中。
陆天师装模作样翻弄一番,从箱子之中掏出一只金光闪闪的酒杯托在掌中,冲皇帝跪下:“圣人明鉴! 宫妃失子、后宫无孕,正是因为龙脉破损伤及大燕根祖,影响大燕皇嗣。”
众人闻言,都一头雾水地将目光投向陆天师手中托着那物。
泰安悄悄上前两步,一样眯起眼睛仔细看着。
她只看了一眼,便周身一震,难以置信地看向太子。
那物不是旁的,正是一枚玉质九龙杯,四角各有二龙戏珠,加上杯底金丝镶嵌的蛟龙,刚刚好九条栩栩如生的金龙。
这只九龙杯,泰安再熟悉不过,曾经无数次地见过。
见一个人用过。
隔了三十余年,那人在她心中容貌依旧 ,爽朗地托着这九龙金杯酩酊痛饮的样子深深篆刻在她心中,从来不曾淡忘过。
她至亲至亲的兄长,坠马而亡的合德太子。
公主泰安一切的悲剧,都自兄长坠马伊始。
父皇一病不起,群臣骚乱不堪,她咬牙站了出来,协礼部一起操办了兄长的丧仪。
她记得比谁都还清楚,落葬当日,她亲手将这只九龙金杯塞入合德太子的棺木中,从此再也不曾拿出来过。
陆天师恰在此时,一面轻盈地转动九龙杯,一面沉声说道:“此物乃是随葬的贡品,本是用来镇守陵寝中的邪祟之物,为何会出现在太子殿下的书箱中?敢问太子,大燕皇族的随葬品,你收纳在了何处?”
第90章 风云(一更)
太子朗声大笑, 语气满是嘲讽:“陆天师此话差矣。你既非就任礼部,又非我大燕皇族, 仅凭一只九龙模样的金杯, 如何知道这是随葬的贡品?若是随葬品, 我到想问问又是随哪位先祖的墓穴一同葬下?”
陆天师尚且要端出仙风道骨的架子, 不愿与太子正面对上, 只冷面捻须不语,望向座上的皇帝。
两人配合当真默契, 皇帝几乎立刻开口斥责太子:“睿儿休得对国师无理!陆天师道法精深,乃是得道的国师,自然一眼就能看出关窍!”
太子冷哼:“既然如此,还望国师赐教!这九龙金杯随谁人落葬,又有何特殊之处,如何阻碍了我大燕龙脉传继, 还请国师一一解释清楚!”
皇帝强忍怒意, 反问太子:“…阿爹倒还想问问你, 这九龙金杯究竟是何来历, 又为何会出现在你东宫的箱笼里?东宫近卫自你北征归来之后,人数由三百猛增至三千,饷粮从何而来?你如今掌管礼部大觉寺, 若是近水楼台做错了事, 阿爹亦不会怪罪于你, 只须你坦白认错便可!”
东宫的饷粮得来的的确不算干净, 既有秦家的供给, 也有争战时的雁过拔毛。
太子自然不会认为自己有多清白,可是污蔑他从皇陵里偷金银祭品出来补贴军饷,太子万万不会相认。
太子冷笑着转过身,又去追问陆道长:“国师可能给句准话,这九龙杯究竟是谁人的陪葬?只你明明白白说出金杯来源,便由我来主持,堂堂正正开棺验尸,看看陪葬祭品是否有所短缺,如何?”
皇帝大怒:“逆子!竟想剖开祖坟开棺验尸,你是活腻味了吗?”
太子一语不发,毫无畏惧地看着皇帝。
可是却没有注意到,东宫长信殿的长廊之下,死去三十年的亡国公主泰安,在听到太子“开棺验尸”四个字之后,震惊地瞪大了双眼。
“疯了吗?”她险些惊呼出声,再一想,又觉得太子必定不知这金杯当真是她兄长的陪葬,所以才会这样轻狂地说出这些话。
泰安立刻焦急起来,恨不能想方设法冲到太子身边告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