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图书馆那些年[快穿]_作者:番茄酱泡鸡米花(16)

  我才不稀罕你的书呢!

  虽然是这样想着,宋明河还是不由自主地去拿了一本机械制造的书。他只是为了找出错漏!在心里这样安慰,宋明河却在书桌旁坐了一上午,如痴如醉。

  “吱~呀~”大门打开,张教授挂着浓浓的黑眼圈从英文阅览室里钻了出来。他这几天看了许多资料,也不顾有些年迈的身体了,一个劲儿地熬着,每天三餐都是青苗准备的。

  “青苗,谢谢你。”张教授声音沙哑,时不时还咳嗽两声。

  青苗连忙扶着张教授坐下,倒了杯水给他,口上责怪道,“您这么急做什么?资料就放在那里又不会跑!”

  张教授闻言傻呵呵地笑了笑,说,“你不懂……现在我可是跟全世界的生物学家在竞争呢!必须争分夺秒啊!更何况我们这条件还没别人那里好……”

  面上看不出来,张教授心里其实是忐忑的。

  他有什么?充足的资料?别人也有。

  但是别人还有的他就不一定有了。比如宽裕的资金、足够的实验人手、年轻强壮的身体……

  想想他这一把年纪了也算是赶上个潮流了,还敢搞科研竞争!

  很多实验室第一阶段出成果后,为了证明是自己先成功的会先发表论文,免得被同领域的人抢了。但是一旦发表,这一领域的人又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都可以借此向后发展。

  目前张教授看了布雷内的论文继续做研究也是如此,他等于是在和霍维茨甚至更多生物学家竞争,就看谁先有成果。一旦有人先发表了论文,其他人就算是输了。

  青苗笑着眨眨眼,“您的资料比他们的都好!”

  别的不敢说,资料是绝对没问题的。他们那些人能看到未来的书吗?张教授虽然没能看到成果,但是他已经看到了成果的运用——后世高中生都有这个练习题了!

  这简直是拿着答案倒推过程!

  虽然难题还在,可是方向已经知道,不用做多余的尝试了!

  “你还自卖自夸起来了!”张教授无奈地笑笑。这些资料确实给他帮了很大的忙,他要回实验室正式开始做实验了。

  “教授,不要妄自菲薄,您不比他们差。就算最后慢了一步,您也是填补了国内空白!”

  青苗后半句虽然是开玩笑,前半句可是认真的。张教授在战乱年代出生,出国留过学读过书,手上的实验能力不差。那十年的中断现在也因为充足的资料补了七七八八,加上一个明确的方向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除非是运气实在太差,否则是肯定能出一些成果的。

  “借你吉言了。”喝完了水,收拾好心情,张教授和前来接他的裴鹏飞一起走了。

  他现在,要去申请经费了!

  做科研的总会缺少经费,尤其是在这个国家还比较贫穷的年代。张教授却很快申请下来经费了,惹得同事们议论纷纷。

  “人家整天不在学校呆着,不知道做什么去了还能申请到经费!”李教授酸溜溜的。

  “人家有后台呗!这可是出国留过学的高材生!”王教授语气嘲讽。他看着领导的办公室,口上不敢说,心里却大骂了一句,“崇洋媚外!”

  他们都选择性忽视了张教授拿进去的一摞资料。

  这年头,随便翻译翻译外国人的文章不就行了吗?哪里需要查那么多资料!

  他们是不信张教授拿的那一摞纸有用的。

  至于张教授,他忙的要死哪里管得了这些红眼病?他泡在实验室里一边带研究生一边做实验。他最苦恼的大概是现在连有点水平的研究生都难找!

  “你们回去了把那篇《The Genetics of Caenorhabditis elegans》找出来看一下,好好研究研究。”

  “教授,全英文的吗……” 几个学生哭丧着一张脸,他们英语都不怎么样啊!

  “不然呢?”张教授回头不满地望着他们。唉,这些学生还算是矮子里面拔高子了!

  想到实际情况,张教授还是拿出自己的借阅卡,“你们去那家图书馆看,不懂的现场查资料。”

  “是……”几个学生像鹌鹑一样瑟瑟发抖,含泪接过借阅卡。

  青苗的日子在找书、整理书架、看书间度过,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就到了。傍晚,青苗把“熊孩子”宋明河喊过来,告诉他,“一个月的时间已经到了,明天你可以不用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