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易笛浇了水转过头的时候,古森还是坐在那里,她抬起头悲戚地看了赵易笛一眼,还是没有说话。
赵易笛不禁想起自己第一次见她的时候,她也是这样坐着,坐在咖啡店的角落里,一声不响地吃东西。那天下了大暴雨,咖啡店被避雨的客人塞满了,只剩下她对面的一个位置,赵易笛就走过去很小心地问她,自己是否可以坐下,她点了点头。
她们互相分享了各自点的食物,窗外的大雨无休无止,她们偶尔说几句话,话题围绕着各色各样的点心。
那天的最后,她们留了各自的联系方式,古森在这里没有朋友,所以很快她就联系了赵易笛,让赵易笛到她开的书店里去。一来二往,她们熟络起来,上大学以后,赵易笛一有空闲时间就往她这里跑。
古森的早餐时间过了,她拾掇拾掇那些旧报纸,穿过吧台后面的小门,走上二楼去。这个时候,赵易笛就应该开始准备小点心了——每个周六,她都会做不同的小点心提供给客人,这是埃雨特有的周六特别放送,如果某个周六的小点心卖得特别好,就有可能被加入日常菜单。
今天赵易笛做的是加入了红茶粉的小甜饼,拿裱花袋在铺了烘焙纸的烤盘上挤出一个一个小小的圆,足足做了三个烤盘的份量。
让赵易笛感到一点骄傲的是,周六放送做得相当不错,从周六的客流量比往常多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了。
当赵易笛把最后一只烤盘推进烤箱时,装在店门旁的风铃突然响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请多多指教(? . .? . `)
第2章 红茶甜饼
厚重的玻璃门被推开,撞击到了旁边的风铃,一个瘦高的男人走了进来。
他大概二十五六岁的样子,白衬衫配着黑色的领带,下面是一条笔挺的西服裤子,以及一双黑皮鞋。
他在正对店门的白色双层展台前面停下,低头认真看着上面那些水彩画。
赵易笛见状,脱掉手套,走出了吧台。
“我听说你们这里有周六的特别小点心?”他收回落在画上的目光,转而看向赵易笛。
“是的。”
“这个周六做的是什么?我想尝一尝。”
“是红茶小甜饼,”赵易笛笑了笑,“但是刚放进烤箱里,怕是要等一会呐。”
“那真是不凑巧了,我可能来得有点早。”
他来得确实早,现在是七点四十五分,硕水街的大部分店面都还没有开门,因为古森向来都有着良好的作息时间,再加上她平日里闲暇无事,所以干脆大清早就开了门。
“但是我等不了那么久了,今天正好有事情,只能等下个周六咯。”他笑了笑,看起来却并不失望,“再见,小姑娘。”
他的声音温和,让赵易笛觉得那句“小姑娘”也分外好听。
过了八点以后,客人就渐渐多了起来,赵易笛的小甜饼也出炉了,并得到了老顾客的好评。
“阿易,你放在这里的画好久没更新了呀。”一个短头发的女孩子说道。
她叫梁夜辰,是埃雨的老顾客之一。
“大概下下个星期才能有更新了,下个星期我要去参加签售会。”赵易笛说完,塞了一块饼干在嘴里。
“去外地?”
“是呀。”红茶的香味顿时在她嘴里弥漫。
赵易笛十四岁的时候,喜欢上了一个水彩画师。最近他的新绘本发售,在邻省的一个城市举办签售会。
这不是那个画师第一次办签售会了,但是直到这次,赵易笛才有机会参加。毕竟,当年只是一个中学生的她,并不会被长辈允许到外地去参加什么线下活动。
快到中午的时候,人就慢慢少了,赵易笛把古森从二楼叫下来,拿出了一只信封。
信封是纯白色的,上面用黑色的笔写着“纪先生收”。
五个月前,她因为方玥而得到了一个笔友。那段时间方玥心血来潮地说想要互相写信,很可惜,赵易笛第一次给她写信就写错了地址,但是也因此认识了那个姓纪的男生。
他们发现双方都喜欢做些小烘焙,就此保持了联系。
虽然是在同一个城市,但是五个月以来,他们坚持用写信的方式联络,一个星期里,赵易笛总有三四次是要往邮局跑的。
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寄信了,因此硕水街上就并没有邮筒,要寄信,赵易笛得走到邮局去,所幸最近的邮局在距离硕水一公里的硕梅街上,并不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