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大家算得上是势均力敌,变故则是出在猎户家庭的少女和小孩身上。
有一种中华传统,叫做子承父业。
做父亲的是猎人,女儿和小儿子们即使力气不大,该学的还是学了一点,用用弓箭匕首什么的都没问题,就算弓箭用不上大力气,这么近的距离射几个人还是行的,一家子出几个箭术好的,这个概率还是能有的。
至于说箭术不好的孩子瞅着空子往和父兄母亲对峙的敌人身上捅刀子,这群人更没有什么心里阴影了,要知道家里打回来的猎物,不少都是孩子们帮着宰杀放血剥皮的!
就连最小的两个小娃子,平时上树掏鸟窝下河捕水鱼的,弹弓使得那叫一个顺溜,在家里父亲哥哥们和金兵拿着刀对峙比拼力气的时候,两个小娃子专门减尖锐的石子往金兵眼睛上脸上打!
所以说,明明和猎户们的对峙占尽上风,过上一段时间之后就有赢了希望,但是这毕竟不是单挑的擂台赛,金兵们还是败在了齐心协力的一家人手上,败在了低估了宋人小孩和女孩的偏见上。
好不容易杀了所有的金兵之后,猎户一家也受伤了不少人,虽然没有重伤,但是总归是见了血。
但是这时候,家里的定海神针老头子可没有心思想什么受伤的事情,反而问自己两个儿子:“刚刚忙着准备没来得及问,你们之前说给你们示警的是个小孩子?”
“是的!听声音就是一个十岁左右的童声,我们当时没看到人,想来这孩子应该是躲在某个地方,没被路过的金兵发现。”其中一个壮汉回答道。
“老三老四你们还记得过去的路吗?”老者说道:“不知道就算了,既然知道人家那里是孩子,还帮了我们,自然是要报恩的!一个孩子在树林里多危险不用我说,要是有可能,让孩子和我们一起走!”
“好的爹!我和四弟一起过去看看那孩子还在不在!”老者的第三个儿子,被称为老三的壮汉说道。
“我和你们一起过去!”老者顿时决定道。
“爹!您过去做什么?刚刚那么辛苦,在这里休息一下吧。”几个儿子顿时劝说老者,孙子们也不停地附和,表示愿意代爷爷过去。
“你们根据痕迹找人的方法学的一点都不到位!到时候要是那孩子走了,你们肯定找不到!我跟着过去看看,找到孩子的机会大一点!”老者却很固执:“不然让一个救了我们的孩子待在丛林里讨生活,说不准还会碰上金兵!你们爹我心里不安!”
老人这么说了,大家也没有了反对的理由,于是老人的三儿子、四儿子带着亲爹一起,踏上了寻找齐小七报恩的路。
一家人很快来到齐小七一家藏身的附近,“爹!我们就是在这附近听到的示警。”
这三人的到来,齐小七一家三口自然是发现了,但是不知道这几人的目的,三人一时半会儿也拿不定主意要不要主动出声。
谁料不等三人纠结,老人很快就发现了三人藏身的位置。
只见老人走到树下,尽量柔和着声音抬头问树上:“多谢几位小友提醒我们金兵要过去的恩情,我们想请恩人过去我们那里一起走,不知道恩人愿不愿意赏光?”
齐小七刚开始还想着,要是这些人一定要找一个孩子,实在不行自己出去,让齐哥哥和齐弟弟继续藏着,要是这三人有什么坏心思,齐哥哥没准后面能救自己也说不定。但是老人一开口就是“几位小友”,几位这个词一旦用出来,一般代表了三人以上,自己几人根本就是被发现了。
“爹!几位小友?”树下的壮汉也问出了齐小七内心的疑问:“您弄错了吧?就是一个小孩给我们提的醒。”
“一个人发出声音不代表只有一个人。”老人恨铁不成钢地看了看自己脑子生锈的儿子:“看这痕迹,很明显树上有三四个孩子!我这些年都是怎么教你的?也就是现在山里猎物多,不然凭借你这个辨认痕迹的本事,一只野兔都抓不到!”
被自己亲爹说了一通,壮汉有点脸红,但是凭借着自己亲爹这份笃定,慢慢的心里也相信这是好几个小孩子。
眼看着自己所在的大树都暴露了,齐小七和齐哥哥也不纠结了,干脆利落地给了老人回答:“这位大爷,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们只不过举手之劳,您就不用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