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龙凤胎呢_作者:夜子莘(109)

  当然了,除去激动以外,她还有些忐忑。

  忍冬观察着苏瑜的变化,给她上了消食的茶水,轻声问:“姑娘觉得新科状元如何?”

  苏瑜接过茶捧着,想了想,突然笑道:“比京城里纨绔子弟要好些,有才有貌,还很容易害羞,挺有意思的。”

  “那……比之主子呢?”

  苏瑜被忍冬问得有些诧异,拧眉思索:“这个怎么能比呢,三哥是三哥,方洵是方洵啊。我跟方洵又不熟,自然比不得三哥在我心里的位置的,忍冬问这等话好生奇怪。”

  忍冬欲言又止,最后什么也没说,只笑着道:“姑娘喝口茶吧。”

  苏瑜捧着茶抿了一口,又抬眸看向忍冬,想了想小声问:“忍冬,你说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感觉?”

  忍冬怔住。

  青黛气喘吁吁地跑进来,感觉到苏瑜和忍冬之间怪异的气氛,愣了一会儿,迷迷糊糊道:“姑娘怎么了?”

  看见青黛苏瑜顾不得问其他,摆摆手道:“没什么,你怎么这么快回来了?”

  青黛道:“太史令已经回去了,是带着聘礼一起回的,应该是没成。”

  苏瑜双手托腮趴在桌上,心情比较复杂。这还不到一刻钟呢,太史令就走了,那她三哥得拒绝的多斩钉截铁呀。

  三哥心里到底怎么想的呢?

  坐了一会儿,苏瑜实在有太多疑问想知道,思来想去起身去了三哥的烟水阁。

  苏丞在书房里看公文,大老远便听到了熟悉的脚步声,他神情微滞,随后继续埋头做自己的事。

  苏瑜在外面叩了叩门:“三哥,你在吗?”

  里面安静了一会儿,传来苏丞淡淡的声音:“三哥有正事要忙,你先回去。”

  “可是我刚刚听说太史令……”苏瑜顿了顿,没再多言,乖乖“哦”一声,又默默回去了。

  听着脚步声渐远,苏丞将手里的公文搁下,起身走至窗前,看着她渐渐消失的背影,他眸色幽深,双唇轻抿,周身散发一股凛冽。

  想到那个方洵,苏丞唇角动了动,眼底涌上几分摄人的凉意。

  太史令方家

  见父亲带着聘礼回来,方洵已经什么都猜到了,他平静地站在廊下,并不言语。

  太史令与他并肩而立,想到自己出师不利,心上有些愧疚:“没想到大都督态度坚决,不肯应允这门亲事。”

  方洵面上没什么太大变化,只是问道:“那他可曾说了什么?”

  “大都督什么也没说。”

  说起这个太史令就来气,他上门好言好语说了半日,苏丞居然一个字都没说,连杯茶水都没给他上,临了说了两个字:“送客!”

  然后连聘礼带人就这么给赶出来了。

  你说这气不气人?

  想想那个场景,太史令的脸色瞬间又不好看了。他官位是不高,也没什么权势,可蒙陛下赏识,朝堂上还没见几个人敢这么给他摆脸色的。

  “父亲尽力了,没关系,接下来我自己想办法。”方洵道。

  太史令看了眼儿子,叹道:“天下女子何止千万,想嫁你为妻的也数不胜数,你怎么就偏掉在这棵树上了?”

  方洵默默看着远方。

  这世上好姑娘千万,但能让他动心的,就这么一个。有时候喜欢一个人不需要做很多事,只需要简简单单,一次不经意的回眸。

  “父亲跟平南侯府二房有什么恩怨吗?”方洵突然这么问。

  太史令身形一滞,面上佯装淡定:“怎么问这样的话?”

  方洵笑笑:“没什么,其实我听闻去都督府求亲的人不少,虽然都被苏丞拒绝了,但父亲你是第一个被赶出来的。”

  太史令:“……”如果照儿子这说法,苏丞赶他出府,莫非是在针对他?

  太史令闭了闭眼,秦皇后之死不是他促成的,但他却算得上是帮凶了。苏丞的母亲和秦皇后是表姊妹,勉强算得上与平南侯府有过节了。

  只不过,当年之事谁都不知道,苏丞会知道吗?

  太史令陷入沉默,面色比先前还要难看。

  方洵笑看着他:“父亲怎么了,我只是随口一问。”

  “没,没什么。”

  方洵对太史令颔首:“那父亲便回去歇息吧,此事容儿子另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