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龙凤胎呢_作者:夜子莘(330)

  苏瑜打了个激灵,突然想到了什么,抬头看向苏泽生:“那条密道在北城什么方向,西北方?”

  苏泽生愕然:“皇后娘娘怎么知道?”

  苏瑜心一沉,神情郑重几分:“你跟我去个地方。”

  ——

  当初宫变之前,魏丞将苏瑜交给姜夜暂时照顾。那个时候,姜夜将苏瑜从梅庄带到了城外西北方向的山上,那里是个小村庄,住着一对姓徐的夫妇。

  姜夜说他在冀州的时候认识了徐老伯和徐大娘的儿子,有些交情,故而来到京城后对徐老伯和徐大娘多有照拂。

  在此之前,苏瑜从来没有怀疑过姜夜话语的真实性。她一直觉得,这么儒雅干净,又略有些腼腆的男子,不会骗她。

  可是现在,她心里突然就多了那么一丝不确定。

  姜夜说过,他是个活在黑暗里的人。一个活在黑暗里的人,在冀州怎么会跟一个寻常农户的儿子有交情,甚至还愿意帮他照顾父母?

  一口气爬上山,顺着记忆中的路苏瑜找到了徐老伯的家,看着紧闭的房门,她深吸一口气,抬手轻叩房门。

  里面安安静静,无人应答。

  苏瑜再次叩门,依旧没动静。

  苏瑜一颗心沉了下去。

  她猜的果然不错,那对夫妇必不是寻常农夫!

  “皇后娘娘。”苏泽生在后面唤了一句。

  苏瑜回头,看了眼他身后的神策军,淡声吩咐:“进去搜搜看。”

  神策军领命出去,出来时带了铁锹,尺子,梯子等工具。

  苏瑜绷着一张脸,良久都没说话。

  这时有农户放羊回家,往这边看过来,面露困惑。

  苏瑜也看见了那农户,长舒一口气,笑着走过去:“这位大哥,徐老伯和徐大娘怎么没在家,他们去哪儿了?”

  那中年看看苏瑜身后凶神恶煞的神策军,不敢说话。

  苏瑜笑道:“大哥不必害怕,我们是来查案的,如果你知道什么,可要如实说。”

  中年男子有些吃惊:“徐老伯和徐大娘真的犯事了?我就说嘛,他们自打住进这村子就不太正常,看着不像一般人。”

  苏瑜拧眉:“他们什么时候搬过来的?”

  中年男子想了想:“大概是两年多以前吧,说起来这对夫妇也是奇怪,他们白天几乎大门都是紧闭着的,很少看见人影。晚上我倒是撞见过他们夫妇拿着挖土的工具下山,不知道干什么,反正回来的时候天都快亮了。”

  苏瑜顿了顿:“只有他们两个?”

  “他们家时不时会有陌生人出现,像是外地的,也不认识。”

  ——

  回到宫里,苏瑜仍旧不苟言笑,整个人很是沉默,心里也憋了一股怒火。

  她没想到,姜夜果然是骗她的!

  如此说来,挖密道的事肯定是徐老伯和徐大娘夫妇二人暗中聚集人干的。那就足以肯定,是姜夜的人救了魏彦。

  此时正是姜夜与魏丞交战之机,他让人救魏彦出来,会是做什么?

  姜夜,魏彦,这二人凑在一块儿,此时会选择干什么来改变如今大衍即将胜利的局面。而魏彦在大衍,最能帮到姜夜的又是什么?

  苏瑜眼皮突然跳了跳,心上骤紧,立马对着蝉衣喊:“传苏泽生!”

  与此同时,魏丞也收到了苏瑜的飞鸽传书。

  营帐内,他对着那封信沉思良久,突然对着外面道:“传沈敬随!”

  很快沈敬随身穿铠甲走进去,对着魏丞行礼:“陛下。”

  魏丞道:“押运的粮草到哪儿了?”

  沈敬随思索片刻:“根据正常的速度,此时应该已经到岳龙关了,不出意外再有十天可以送达。”

  “岳龙关……”魏丞呢喃即便,抬眸,“岳龙关的南面是肥城,贾道的老家。”

  沈敬随愕然抬头,不明所以。

  魏丞却没给他机会思考,下令道:“你亲自带领人马去接应,军中粮草不足,很是要紧,容不得有半点闪失。”

  沈敬随还想再说什么,魏丞肃穆道:“现在就去,快马加鞭,这是军令,也是圣旨!”

  “喏!”沈敬随把疑问压下去,领命而去。

  …………

  宫里,苏瑜找了苏泽生一番商议之后,也派人去岳龙关救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