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琰把杯中茶水往赵王身上一泼,扬长而去。
烫死你。
赵王抹了抹脖子上的茶水,呵,女人,再生气也就这点本事。
不过话说回来,太子果然是个大变态,林初壹才跟了他多久功夫?这个准太子妃怎么当出了太子的感觉,跟太子关起门来的调丨教必当是分不开的。
李琰午睡醒来后,第一件事就是调动禁军,协助唐国公去西山附近找人。
想到假林初壹可能会对舞阳姑姑造成威胁,李琰先叫人好声好气地将锦瑟请了来,而后交给了李升和慎刑司的嬷嬷们审问。
锦瑟毕竟是下面人为了讨好赵王送来的礼物,不是专职的细作,没受过多少专业训练,不过半个时辰功夫,便什么都招了。
第33章 第 33 章
皇帝前段时间得了风寒,到底是年纪有些大了,不是年轻时候,一病就病了小半个月的功夫。
这些时日或多或少有些精力不济,皇帝寻思着,太子而今也算是靠谱了不少,早些传位于他,自己做太上皇,颐养天年也是不错。
皇帝带着此种“我要退休”的放松心情处理朝政,对于太子便更是依赖。
皇帝这种心理被赵王看了出来,赵王筹谋多年,为了“大位”花了那么多心思功夫,岂能就此善罢甘休?
干脆趁着大局未定,放手一搏。
移清殿外,怀将军紧急求见,带来消息,说是预测到赵王可能近些时日就要动手。
李琰听后更是着急万分,毕竟初壹还没找回来。
可事到如今,也只能让怀将军依着提供锦瑟的线索,加紧排查。
终于,在夕阳落山时候,又有新消息,他们已经端了赵王在西山的“窝点”,抓了不少人回来,其中还有两个将领。但赵王似乎早有布置,不光核心人物没有找到,苏羡和献王亲自带兵去找,也没看到初壹。
李琰叹口气,既然如此,也只能等到明天清晨再去看个究竟了。
夜半时分,皇帝派人将太子请到宣政殿,将一本奏折扔在桌上:“你看看。”
这本奏折应该是禁卫首领密报,直言赵王有很大问题,正在调兵部署一些机密事宜,多半会威胁皇城,细细推测,恐怕准备在明天典礼上动手。
李琰问道:“什么典礼?”
皇帝尴尬地清清嗓子:“这是你母后的想法,在年前封一次六宫,也算提提喜气。”
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就是作为一个皇帝想给小老婆们提升一下待遇,但是面对李琰他突然有点莫名的心虚。
李琰将折子工整放在桌上:“父皇,儿臣以为,赵王此等行径虽欺君叛国,罪大恶极。但他毕竟是我的弟弟,自幼在父皇膝下长大,父皇还是该当宽大为怀,不能叫他觉得走投无路,再做出什么危险的事来。”
看这情境,估计赵王是想起事的时候挟持初壹,跟他谈条件。
赵王是死是活关他什么事儿,主要还是为了他媳妇!
万一赵王狗急跳墙,伤了初壹可怎么是好?
皇帝瞬间被李琰感动,他这个儿子真是教育得太成功,都这时候了还如此有兄弟爱,真是万民的典范啊。
李琰清晨醒来后发现周围环境又变了。
这里房舍更是精致了一些,家具品味也有所提升,梳妆台上胭脂水粉一应俱全。
李琰叫了玲珑过来,开始忽悠:“你知道为什么赵王要把我软禁在这里吗?”
玲珑隐约听说过,赵王是喜欢这姑娘。
但是……
作为一个有职业素养的婢女,玲珑还是摇头,本分道:“不知道。”
李琰一脸神秘,说:“他跟我表白多次,我一直不答应,他有点……”他边说边指了指脑袋,“这里不正常了。我有点不忍心了,想去看看他。你叫厨房给我准备一桌酒菜,其他东西我不管,酒我就要竹叶青。”
赵王对竹叶青特别敏感,一喝就醉,但这是小时候的事情了,他不让人议论,自己再也不喝了,别人不明就里,也只以为他不喜欢罢了。
李琰想把赵王先给灌醉了,挟赵王以令军士,取得控制权。谁知饭菜还没准备好,赵王就直接叫人把“准太子妃”给带走了。
大封六宫也是家事,册封典礼后,皇帝没有宴请群臣,只是在太极殿宴请了一众宗亲。
太极殿内,酒过三巡。外面有了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