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衍嘴上回答着苏瑾的话,手上动作却不慢,夹菜扒饭,动作一气呵成,却不似苏二那般粗象,反倒透着一股子儒雅。
苏瑾怎么看萧衍都不像是正儿八经的猎户,倒是有几分读书人的文雅,昨天晚上写的那两个菜方足以证明,这人定是读过书的。
苏瑾虽然对书法没什么研究,却也能看出大体的好坏,何况他那一手的字还得了郝掌柜的夸赞。
“萧大哥读过书吧?”
苏瑾状似无意的道。
萧衍扒饭的动作稍顿,接着道:“读过一些书,幼时家境尚可,在书塾跟着先生读过几年,只是后来家境中落,父母又相继遭难………”
“萧衍,以后啊,就拿叔这儿当自己家,啊!”苏二扒饭的间隙抬头对萧衍道。
“对,别客气,当自己家,虽然不宽裕,但是现在也能吃饱穿暖了,日子总会好过的!”王氏在一旁附和着。
看着这满怀善意的一家人,说不感动都是假的,萧衍觉得自从他娘走后,这还是头一次体会到家的感觉。
“对了,萧衍你识字,不如抽时间教教阿瑾跟阿心这俩丫头吧,她们虽是女子,但是我总觉着还是认些字好,省的日后被人骗了还抓瞎!”
听到王氏这话,苏瑾眼神一亮,竟不知她娘能有如此觉悟,这个时代,讲的大都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学堂书塾都是男子的天下,纵是那些官宦人家的女儿,也大都要求的是德容妇工,从未在读书学识上对女子有过多要求。
在这一点上,王氏的觉悟绝对超前。
“好啊好啊!萧大哥,我想认字儿,以后,元宝就不能笑话是半瞎子了!”苏瑾还未说话,苏心先拍起小手,兴奋的表达着自己的意见。
苏瑾虽未言语,但是眼中的光亮表明了一切,她在后世是大学生,虽然不是什么名牌大学的,但是一些繁体字还是勉强认得的,但是要论写起来,可就不行了。
萧衍见二人都同意,便答应下来。
一顿饭,一家人吃的甚是欢喜。饭后,苏二跟苏心爷俩抱着肚子坐在凳子上,乐的苏瑾跟王氏笑个不停。
萧衍将教习认字的时间定在晚饭后,家里没有笔墨纸砚,萧衍找来几根树枝当笔,以地为纸,苏瑾跟苏心搬了小马扎坐在萧衍对面,看着萧衍一字一划的写一个字便教她们读一个字。
苏二也坐在边上看着三人,心里想着,这萧衍若是自己的儿子多好,一儿两女,这辈子就知足了。
第二日,苏瑾便开始着手准备试做点心了,当然少不了王氏的帮忙,苏瑾跟王氏带着苏心这个小帮手,将苏瑾会做的菊花糕、山楂糕、云片糕等每样都做一天,这几日,苏家每日都有点心吃。做点心的材料如菊花、山楂等都是苏瑾在山上采的,还有一些红豆之类的是在县城买的。
如此过了几日,县城里齐行知打发山子送来了消息,寻到了合适的铺子,只是还未定下,让苏二跟苏瑾走一趟看看是否合适,若是合适,可当场签了租约,再去官府备案,便成了。
苏二带着苏瑾上县城跑了一趟,亲眼看齐行知口中那合适的铺子,苏瑾别提多喜欢了,前面铺面说不上大,却也不小,开个点心铺子绰绰有余,更难能可贵的是铺子后面的小院,主屋厢房一应俱全,即便是他们一家人来住也足够了。
而且这铺子就在鸿运楼的这条街上,人来人往的,地段也是上好的,这样的铺子,苏瑾怎能不满意?只是这租金有些贵,一年下来要三十五两银子,但是苏瑾现在手中有钱,便没多犹豫,当下便跟铺主签了合同,一年为期,满一年后,双方再另行商议续约事宜。
双方交了银子,签了字画了押,又去官府备了案,这铺子的使用权便归苏瑾了。
将前面铺子简单收拾一番,后院打扫干净,便可以择日开张了。
苏瑾高兴,心中也记挂着齐行知这个人情,跟苏二商议了一番,决定过几日忙完铺子的事,请齐行知上家去吃酒。
苏瑾根据这几日家里人对自己做的几种点心的喜爱程度,选了五种点心分别是:如意糕,红豆酥、云片糕、杏仁荸荠糕、糖蒸酥酪,先上架卖着,后续再研制一些新品。
又请萧衍写了吉祥糕点四个大字,送去县城,找了巧手的工匠刻了牌匾悬挂于铺子正上方。
想到后世的一些营销手段,苏瑾找上了郝掌柜,想跟鸿运楼合作一番,吉祥糕点开业前三日,凡在鸿运楼吃饭的前三十位食客即可免费到吉祥糕点领取任意糕点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