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福晋每次进宫,对白陆,那真的是感激涕零。两个大儿媳妇知道细情,也不说。倒是十四福晋,心眼儿多着呢,不但不醋不挑理,还跟着两个嫂子一样儿,给十三府上的礼,从来都比别家厚上几分。
要么说,家有贤妻,夫不遭横祸呢。就这情份,你说将来老十三出来之后,十四有个什么不对的地方,或者在他亲哥跟前儿作了什么祸,他能干看着不管?有他在中间给递个梯子,老四还能不下来,非抓着亲弟弟不放手,往死了收拾?
这都是福报。你行下春风,自然就有得了秋雨的时候。
第31章 老康后宫大乱炖(31)
白陆的关心也没有白废了。康熙是越发觉得她好。他就是那么个人,他的儿子他自己怎么磋磨都行,别人却不行。所以,白陆跟六阿哥娘俩不畏人言,对十三阿哥比之前他正当红的时候还要好上三分,正好戳到了老康的神经上,那真是怎么看娘俩怎么好。
被一个皇上觉得好了,会怎么样呢?
就是白陆五十八岁生日的时候,莫名其妙的就被扔下个大雷,因为儿子们出息,自己在后宫有地位,宫里宫外给她祝寿的就多。连佟贵妃都跟着满宫妃嫔们一起到永和宫里来凑趣儿。皇上还赏下了戏班子,太后的丧期才过去一年多,如果不是特别重要的日子,皇上哪里肯叫戏班子来唱戏。这本就是厚赏了。去不想,戏台上正唱得热闹呢,魏珠突然来传旨,晋封德妃为皇贵妃,摄后宫事。
哎呀妈呀,可了不得了。
宫里四妃相争的局面都持续了三十年了,都奔六十的人了,突然来了这么一出儿,这是要干啥呀?
要说这没有点儿啥政治意义,鬼都不信。没看良妃那脸色,都快绷不住了嘛!
要白陆说呀,这晋封,说是赏了她,还不如说是赏了四阿哥呢!
原因嘛,还不是年前没几天,良妃也不知道怎么跟八阿哥说的,母子俩个也不知道是怎么说服皇上的,居然把年家的女儿赐给八阿哥做侧福晋了。本来年家两个儿子,年希尧就抱八阿哥大腿,年羹尧则投在四阿哥门下,这下好了,闺女一嫁,全家都得绑在八阿哥的船上了。你说一个八阿哥的便宜姐夫,四阿哥还能全心信任年羹尧?
四阿哥气得不行,养气的功夫差点儿都破了功,到永和宫请安的时候,明显能看出来情绪低落,这对他来说,算是很大的一个打击了。他身边的亲信本来就少,能独当一面的就更少了,他又是那么个人,喜欢谁就会掏心挖肺的对谁好。让人家这么明目张胆的撬了墙角,关键是年羹尧那人,还真的就往八阿哥那边儿靠了,你说他能不郁闷嘛。
白陆倒是不觉得有什么,年羹尧这种人,用他,不用他,其实就是双面刃,怎么都是伤人。现在出了这样的事情,能早做防备,也没什么不好的。
“帝王的胸怀,没什么是容不下的。”白陆拉着四阿哥的手,以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安慰他。
一下子,四阿哥的眼神就亮起来了,腰都挺起来,笔直笔直的,用那种特别希冀特别需要鼓励的眼神看着白陆,白陆对他点头之后,整个人的精气神儿一下子就天翻地覆一样了。来自母亲的肯定,或许比谁的都更让他鼓舞吧。
之后四阿哥只当没事发生一样,该怎么办差还是怎么办差了。
皇上果然很满意,觉得他胸怀大。
这不,赏赐就来了。
有时候,白陆都想不明白,卫氏母子两个是怎么想的呢?一直在争,又一直在被打脸,还死不肯认输,越被皇上打脸就越要争,累不累啊?八阿哥也是饱读诗书的,怎么就不知道争是不争,不争是争,夫为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的道理呢?还有那满朝的文武,都是瞎的吗?非得死挺着跟一个做了五十多年帝王,越来越多疑的老人倔什么呢?人越老越不想死,越不想放开手里的权力的道理都不知道吗?
权势就那么迷人眼?
“额娘的心境,不是人人都能有的。”六阿哥这么说。
“你少奉承老娘,我不求别的,只求你能保持本心,若是你们两兄弟争起来,那者是要了我的命呢!”白陆也趁机提醒六阿哥,他可不能也被权势迷了眼睛。别人不知道,她这个亲妈还能不知道,别看他一天天的看似逍遥物外的,实际背后的势力,且不比别人小呢!
“额娘就是偏心,老十四都作成什么样儿了,您也不管,儿子明明什么都没做,却要被您敲打。”六阿哥也不说听没听进去老娘的提醒,只做出吃醋老娘偏心的样子。这是在报怨白陆看重大的,偏疼小的,他这不大不小中间的就成了捡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