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胆怯地往后退了几步,额头上汗如雨下。
方泠看着指腹上的伤口,血没再渗出:“这个玉石棺或许很快就能打开了。”
天下奇人奇事很多,方泠见过不少,眼前的景象仍是让她大开了眼界。
“但愿如此吧。”
莫长庚看着玉石棺顶部的石板中央,射日王的雕像,他端坐在王位之上,前方跪着一个身穿他们大尚朝服饰的使节,这个使节双手托起一个雕工繁杂的盒子。
然后射日王旁边站着的一个士兵,走上前去,取来盒子,恭敬地递给射日王。
玉石雕刻而成的射日王一顿一顿地打开盒子,取出了放置在里面的一块玉玺,捧在手中。
然后那个使节被一旁站立的一排士兵拖了下去,砍掉了脑袋。
那颗掉落的脑袋滚动着,最终落入了玉石棺上的一个不显眼的小洞里。
接着,棺材发出机关转动的声音。
莫长庚垂眼观察:“开始了。”
第34章 镶金皮书
玉石外棺颤了几下,上面的石板当中,雕刻出的玉人们往两边撤散,只留下正中间的射日王玉人。
他将手里捧着的玉玺举起,然后整个玉石棺恢复了平静。
“他手上拿着的,应该就是传国玉玺吧?”方泠说道。
这宝贝可谓碾压级别的,相传始皇帝命人用和氏璧做出它之后,它的传奇色彩正式开始。几经周转,在后来的几个朝代的皇帝中传承,成了皇权天授的证明,但它突然消失了踪迹。
民间百姓都说,只有拥有传国玉玺的皇帝,才是正统,于是从那之后,每一位皇帝都想方设法地要把它给找出来,以此证明自己身份的正统。
莫长庚的父亲也不能免俗。
方泠在离开家之前,方一北暗中告诉她,祖父当年随同先帝远征西关,一是为了平息边塞战乱,二是帮他找传国玉玺。
先帝似乎在出征前就得知传国玉玺流落到了射日王统治的塞外帝国当中。
后来他们发现射日王墓后,才引发了后续包括云海神宫在内的一系列事件。
射日王以及传国玉玺是关键的节点。
大尚朝经过百年发展至今,不仅在中原大地上的统治牢靠稳固,对关外的影响力也日趋强大,拥有了足够的实力去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方泠在想,莫长庚为了找到传国玉玺,无非是为他夺回皇位,增添一个重要的砝码。
但她比较疑惑,莫长庚为何不直接控制兵权,然后出兵?
在当今皇帝已经对他耿耿于怀的时候,他不是更应该抓紧时间编整军队,蓄势待发吗?
怎么还跑到地下来找这枚玉玺呢?
这会不会舍本取末了?
她弄不明白。
莫长庚看着玉石棺没了其他动静之后,他沉着脸,伸出手将射日王玉人手上的那颗玉雕玉玺拿起。
紧接着,玉石棺再次颤动,射日王玉人往下一沉,整个玉石棺以它为中心点,分成四块,朝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往外移动,整个石棺终于开启了,露出里面的内棺,一个暗红色的木制棺材。
“这是一口真的棺材。”李央说道。
方泠看着木棺材的表面彩绘,与之前的壁画如出一辙,全是关于射日王,彩绘落笔传神,内容丰富,画中人物活灵活现,精细程度不在玉石棺的雕琢水平之下,是难得的艺术魁宝。
使用的木材是珍贵的暗香檀木,玉石棺开始时,仍有一股古朴的香味扑面而来。
这是一口帝王才能享用的棺椁。
她说道:“想必射日王就葬在里面了。”
方旭看着内棺,眉心微拢:“殿下,在下觉得此棺必有诈,不宜急着开启。”
莫长庚难掩即将获得传国玉玺的喜悦,他几乎要动身亲自开启棺材了。
听到方旭一说,他理智地停下动作,侧身问道:“为何这么说?”
方旭指着退到了四个方向的玉石棺:“殿下有没发现,刚才那射日王玉人不见了。”
经他这么一说,大家才注意起这个细节。
射日王玉人是打开玉石外棺的重要环节,打开后,它却不见了,不免让在场几个经常盗墓的好手起了疑心。
内棺木制棺材上方盖板的正中央,有一道正方形的切割痕迹,它的长度与射日王玉人身高正好相当。
方旭猜测,射日王玉人应该是进入了内棺当中,通过的就是这块正方形的切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