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嫡幼_作者:冉珏儿(557)

  “燕城此地易守难攻,在建城之初就考虑到会有敌将攻城这些因素,所以按照咱们现在的手里的人手,只要是许琦那里的人手不增,撑个十天半月不是问题。但是事情到了现在这个地步,许琦不会不动用岐赋山的兵将,那是他最大的依仗,虽然岐赋山更靠近云南,距离燕城有些距离,但是不得不防,”闫如译跟顾启珪说着燕城的情况,他答应帮助顾启珪固然有自己立场的原因,但是现在既然已经是一条绳上的了,他当然希望合作对方能足够了解情况。

  岐赋山,正是为南靖之南或者说是两广、云南这些地区训练兵将的地方,本来应该是云南和两广同时或者交替利用,所以它虽然是在东广的地界,但是距离云南也不远。这些年虽然云南那边沐执手段强硬,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岐赋山却一直被许琦掌控着,里面的兵将被许琦所用,甚至这么些年许琦的亲信侍卫兵将大都是从岐赋山出来的。这当然是不合规矩的,但是这是在两广谁还能说什么?谁还敢说什么。

  “许琦这些年伸手伸的倒是够长的,”顾启珪睨了一眼闫如译,说到底还不是他这个来东广巡抚的过错,岐赋山位于东广,就算因为将领是直属帝王任命,练出来的士兵直接归属东广和云南,但是巡抚还是有权利过问的,但是这个权利现在看起来并没有落到闫如译手里而是一直都在许琦那。

  闫如译似乎没有察觉到顾启珪的目光,镇定自若的看着远方。

  顾启珪也不说破,闫如译是官场的老油条了,自然不会因为他说破就羞愧,“不过,想来已经有很多人看不惯了,想找出个破坏许琦后方的事情可是太容易了。”

  闫如译皱眉,尤其现在顾启珪这样自信,他突然有了不好的预感,“你让阿寅去了云南?

  闫如译语气惊讶,再加上紧紧皱起的眉头,让人能轻易的看出他现在的情绪。虽然一直知道顾启珪有后招,但是闫如译确实没有想到顾启珪要许寅去了云南。但是刚刚想来想去,距离燕城最近而且能阻止许琦的也就只有长宁王府的那个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沐执了,岐赋山的事情最看不惯的怕就是长宁王府了。

  岐赋山是养兵之地,这里的粮食物资都有朝堂专供,它本来是为了给云南边境和两广沿海输送将士,但是因为许琦的原因,长宁王府不能染指岐赋山半分,当年因为这些长宁王府那边颇有微词。要不是后来阿寅出兵云南评定内乱的事情为云南解了燃眉之急,两广和云南根本就不可能和解,但是利益终究就是利益,相信只要有机会沐执不会放弃争取利益的机会。

  而且现在阿寅还牵扯了进去,这与己,与阿寅甚至与东广来讲到底是好是坏?闫如译一时也想不清楚。

  “闫大人放心,选择少都督不因为其他,只是因为当时他是最好的选择。”顾启珪其实和许寅接触时间并不长,二人密谋的时间就更是短,其实本来他并没有想着许寅能参与这么深的,他一直以为许寅与他合作是因为不堪许琦的铁血统治,想自己为燕城立起一片天。

  如果不是因为许寅当时坚持出城送粮,顾启珪根本不会托付许寅去此事。

  再加上当时燕城许琦看管的严格,顾启珪这边儿的人出城不易,而且要论熟悉两广和云南他们当然是比不上许寅和他的手下,更不用说许寅和沐执熟悉。虽然顾启珪之前已经打点好了,也认为除了自家家人其他都讲究利益至上的沐执不会不答应他定下的那个条件,但是还是熟人过去好说话些不是吗?

  闫如译看了看顾启珪,没有说话,皱着的眉毛却再没有放下来。

  傍晚时分,燕城又是一片热闹,本来因为燕城侍卫出动,燕城是商家闭门、百姓闭户,但是今日太阳刚刚西斜慢慢散去了炎热,就有兵差敲锣打鼓的叫城中百姓出门,说是有重要事情通知。

  所以此时燕城街道之上人群涌动,大家都簇拥着听老秀才读告示,这一句句一字字说出来,人群之中吸气吐气的,各个都是惊讶疑惑居多,那边老秀才还没有完全读完,这边人群之中就开始议论纷纷了。

  “之前说总督大人动仓州粮仓的事情才过去了几日,就开始说这些了,这明显的就是诬赖了,许总督这才出城他们就搞了这些,肯定是想扳倒我们许大人呢。你们说说这么些年许大人可没有对我们做过不妥的事情,我们吃好喝好的这些人为啥子一定要找麻烦。”有闲散的老汉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