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袍泽_作者:水木糖籽(167)

2019-04-01 水木糖籽

  公子絷眼神一躲,小声道:“平日里听君侯与二位相爷论政,早就学会了。”

  任好故作严肃:“叫你主持间机阁,是叫你来偷听孤与二相论政的吗?”

  公子絷毫不避讳:“子显不用偷听,杞子日日守在君侯身边,大大方方地听。”

  身后传来一个声音:“杞子不敢……”

  任好轻声呵道:“出来。”

  杞子垂着头走出来,不知今日是撞了什么邪,叫这二位拿来开涮。

  公子絷颇为得意,朝任好耸了耸肩。任好失了面子,本来想训斥杞子几句,奈何总找不到借口,瞪了他半天憋出两个字:“回去。”

  杞子得令,逃跑似的消失了。

  任好转过头来,却见公子絷脸上的笑容已经不在,一本正经地道:“君侯,子显不说笑,有重耳在,秦、晋不能对着干。”

  “孤知道。”任好的声音很轻,有失望,有落寞,更有无奈。

  不仅是因为当初助重耳回国之时立的“君子之约”,更是担心有重耳在,自己没有十足的把握胜他。与其为敌,不如暂时交友。

  “此次若是晋国要战,咱们也不能袖手旁观了。”

  任好想了想:“那便叫慭儿领八千兵马去吧,他是孤的次子,年将及冠,也是时候出去历练历练了。”

  “此战有晋兵领头,秦兵只需相助,公子慭有一身好功夫,这是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任好感叹道:“只恨你家子沛身子不好,不然孤早派他出去建立功业了,说不准此时已经赶上你了。”

  公子絷苦笑:“有劳君侯费心,子沛同我这个没用的父亲一样,无福征战沙场,只盼他多长些学问,将来能为君侯分忧便是很好了。”

  任好深深地看了公子絷一眼,他很希望罃儿将来也有一位这样的君臣兄弟,不论何时都站在自己这边,迷茫之时能开导,沮丧之时能鼓励,功成之时能隐退。

  任好将手放在公子絷肩上按了按:“会的,孩子们自有他们的作为。”

  楚国从宋国撤离,曹、卫躲在了一旁,楚、晋双方正式对垒宣战。

  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重耳下的第一个命令便是:全军退避三舍。

  这条军令先是在晋军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将领们纷纷表示不理解:

  栾枝:“大战在即,哪有还未出兵先退兵的道理?”

  胥臣:“虽说楚军人数较之我军甚多,然楚军在宋国徘徊许久,此刻已经十分疲惫,而我晋军士气正盛,也不至于避退啊。”

  重耳止住了众人的议论:“众将稍安,且听孤一言。当日在楚国,承蒙楚侯恩情,孤曾允诺他日作战退避三舍想让以为报,此举正是兑现承诺之时。”

  郤溱劝道:“饶是楚侯曾于君侯有恩,可事关战局,还情君侯三思。”

  重耳接着道:“孤以为,战况可变,信义为上。我晋国多年来为列国耻笑的一点便是‘不守信义’,孤想向天下人证明——晋国,是一个值得信任的国家。”

  众将沉默了,前有姬夷吾,后有姬圉,皆为列国公认的背信弃义之徒,这盆脏水泼在晋国这么些年,晋国要想称霸,首先要洗掉身上的污渍。

  狐偃首先站出来拥护重耳:“君侯所言甚是,军队作战,士气高低不是取决于疲惫还是精力充沛,而是是否占一个‘理’字,疲惫尚可养精蓄锐而恢复,若是理屈则上天不庇。咱们如今报答楚国的恩惠,退避三舍相让,若楚国苦苦相逼,不肯退让,那便是他们无礼,咱们理直则士气高涨,他们理屈则士气低落,这样的士气方才是作战的关键。”

  先轸附议:“上军佐说得是,咱们以退为进,布好阵局,只怕楚军不来攻。”

  重耳满意地点点头:“一切便交给将军了。”

  先轸领了军令:“末将定不辱命。”

  晋军退九十里,在城濮驻扎。楚国令尹子玉听闻兴奋不已,再次请命出战,领兵追击至城濮。

  战争正式打响。

  晋军有秦、齐、宋助力;楚军有陈、蔡相帮。

  晋先轸、郤溱将中军,狐毛、狐偃将上军,栾枝、胥臣将下军。

  楚子玉将中军,子西将左军,子上将右军。

  楚军人多,晋军硬拼不过,打算逐个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