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袍泽_作者:水木糖籽(217)

2019-04-01 水木糖籽

  “君侯赐了您一座宅子,烦请您过去瞧瞧是否合心意。”

  自来到秦国以来,秦侯的赏赐从未间断,尤其是年关那阵子,即便是无名无分,秦宫的每一场宴会秦侯都会邀请自己。

  年关时节人们大多无事,聚在一起就爱嚼舌根,秦侯对他越是尊敬,流言就越是猖狂。中原人本就对戎族人有偏见,秦国与戎族多年征战,你来我往的也曾吃过亏,对他更是多了几分敌意。

  由余第一次来秦国是绵诸使臣,体面的身份,不一样的立场,听到的多是奉承夸赞。这一次弃了绵诸来秦,被秦侯尊为贵客,邀其入仕之意尽人皆知,难免有嫉妒心重的人搬弄口舌是非,散播由余背叛旧主的谣言。

  在这个世道,谋士游历四方,易主而侍之事并不少见,不过是良禽择木而栖,想择一明主施展满腔抱负而已,只要不是阵前倒戈,倒也无可厚非。可到了由余这里,就有些欲加之罪的意味了。

  由余苦笑:“秦侯一番好意,由余怕是受不起。”

  “先生是明白人,怎的如今也糊涂起来。”寥彦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张口接上这句话。

  “内史不在典吏司当值,怎的有空出来寻我?”

  寥彦无可奈何地摆摆手:“本官今日头等大事,便是请先生搬家,谁知先生兴致好,绕着雍城的街市赏了大半天的雪。”

  由余被他逗乐了,心里挺不是滋味。自他来秦,一直是寥彦接待的他,两人之间的交往比之其他人更多,对比那些尖酸刻薄的流言,寥彦的打趣却叫他觉得亲切。

  寥彦知道他想什么,忽然正经起来:“寻得贤明君主而佐之,实现满腔抱负乃是天下贤士所愿,先生既肯舍了绵诸来秦,自然是前后考虑妥当了的,怎会因为几句流言而惴惴不安,拒人于千里之外?先生若是打定了主意,君侯自会给先生一个交代,先生也只需侍奉君侯一人即可,先生睿智,当知本末主次的道理。”

  雪停了,街面上安安静静,两人之间忽然变得十分清晰。

  由余在秦国呆了这么多天,道理来来回回地想,怎么都能想明白了。若是不愿事秦,他早该走了,既如此,为何不遵循自己的内心呢?

  “内史的意思,由余明白了,由余自会给君侯一个交待。”

  听他改称呼为“君侯”,寥彦放心下来,邀请道:“天色将暗,先生若不嫌弃,到本官府上用饭可好?”

  早几日受了风寒,任好胃口不好,如今身上爽了,想着一口羊肉,后厨加紧做了送到他餐桌上来。

  肉汤颜色清淡,与往日的不太一样,任好好奇,问阿眇此汤的做法。

  “平日里君侯多用炙羊肉,但医官说君侯寒症刚好,口味敏感,配上莱菔熬汤,淡是淡了些,补气补虚、开胃健力是最好的,君侯不妨尝尝看。”阿眇边说边盛了一碗递给他,任好只喝了一口便放下碗来。

  见任好不喜,阿眇有些紧张:“可是不合君侯口味?”

  任好抿了抿嘴:“有点膻,不如炙烤来得爽口。”

  “那……吩咐膳房重新烹过?”

  “算了,也可能如医官所说,是孤口味敏感的缘故吧。”任好拿起著子夹了一块羊肉嚼着,“这羊肉倒是嫩,就是寡淡无味。”

  阿眇道:“膳房说这是三个月的羊羔所制,还没断奶,羊乳混在肉里头,虽清淡,但肉质会鲜嫩许多。”

  任好听罢蹙了眉,放下碗筷不吃了:“秦国尚武多围猎,而围猎最忌讳的就是捕杀幼崽,你们却给孤吃三个月大的羊羔,传出去叫人如何信服?”

  阿眇连忙请罪:“是小的办事不周,君侯勿气坏了身子。”

  “端下去。”

  桌上的饭食还未撤完,屋外匆忙奔来一人:“前方战报!”

  再次战败于晋国的消息不多久就传遍了秦国,班师回朝的秦军显得灰扑扑的。街道两旁站满围观的百姓,不是来迎接军队的,只是期盼着在回来的队伍中能看到自己的家人。百里视等人都没有骑马,走在队伍最前面,接受着百姓们或质疑或愤恨或悲戚的目光。

  兵马司门外聚集着兵士家属,多是年迈的父母,或者带着孩子的妇人,他们在家等不到出征的儿郎归来,抱着一丝希望来兵营里打探,希望得到的是儿郎在哪处营地驻守而非战死沙场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