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你是罪奴?自进了秦地起,你百里奚就不是奴隶了,而是孤请来的贵客。”任好一脸严肃道,倒不像是在跟他说,而是在跟其他人宣布,说罢,第三次伸手去扶。
对于身份的变化,百里奚很快便反应过来,秦侯再三相邀,他若执意不从,可真叫不识好歹了。这次,他没有再拒绝,就着他的手走出囚笼,伏地跪倒:“百里奚以下犯上,还请君侯治罪。”
任好松了口气,将他拉起:“唔,是要治你的罪,先跟孤回去,至于治你什么罪,咱们再慢慢商议。”
百里奚不知任好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眼下也别无选择,跟着他进了秦宫。任好早已备下宴席,又吩咐侍从替百里奚沐浴更衣,请上大殿用膳。
收拾好以后的百里奚还是显得有些憔悴,头发胡子全都是灰白的,任好叹了口气,道:“久闻先生睿智,孤有心邀先生入朝,只可惜您年纪大了,怕是操劳不得。”
百里奚连忙直立起身,拱手道:“君侯骁勇,若是要跟随君侯征战沙场,或是猎捕猛兽,自是不能的了,但如果只是坐着说说话,百里奚还是饶有余力。”
任好内心窃喜,他这是答应留下来了吗?
“孤有一问,还请先生不要见怪:听闻先生之前在晋国,宁死不愿事晋侯,为何如今肯投身于秦国?”
这话问得好,方才在沐浴之时,百里奚也曾这样问自己,到底为何要跟他走?究竟要不要留下来,当他决定走上大殿的那一瞬间,他心中有了答案。
百里奚再拜:“百里奚为亡国之臣,又是罪奴之身,秦侯非但不嫌弃,还以君侯之尊亲自出城迎接,替我除枷去锁,又亲迎至宫中,设宴款待,秦侯乃当世贤主,百里奚为何不事?”
任好大喜,连敬百里奚三杯,屏退歌舞侍从,正经论政。
任好问:“孤欲使秦强大,外不被戎狄所扰,内不受制于诸侯,先生可有良策?”
百里奚答:“自平王东迁以后,周王室式微,诸侯国间争斗不断,以大吞小、以强欺弱、联盟结亲、失和攻伐等国事外交不断。东有齐、鲁经久不衰,南有楚、吴、越各占一方,北有燕国、中山正在崛起,中有晋、郑、宋、卫相互制约,还有很多小国摇摆不定,夹杂其中。这些诸侯国既是敌人,亦是友邦。秦国地处边陲,东邻晋国,南接巴蜀,西据高地,北有戎狄,群山环伺,地势险要,不可谓不艰难。但历代秦侯尚武,秦军兵马强悍,进可攻,退可守,适宜以己之长,攻彼之短,伺机而图,不可冒进。”
又问:“若要民富力强,使百姓安居,又该何如?”
答曰:“国定乃知民安,民富然后国强,君侯远瞩,亦不可废当下。秦地偏远,习俗难免从蛮荒之地,万民少受教化。宜移风易俗,推崇礼制,倡导自幼童开蒙,广开学馆,不拘男女老幼,皆以周礼教之。重施于民,普惠于民,问政于民,知民之所想,忧民之所患,为民之所思,以礼信为本立国,方为长久之道。”
任好鼓掌赞叹:“先生来秦不过几日,便已知晓秦国优劣,攘外安内之计也了然于心,实为当世英才。”
百里奚拱手道:“君侯谬赞,百里奚愧不敢当。”
任好举杯再敬:“先生游离多国,最终肯留在我秦国,实乃秦国之幸。”
百里奚先干为敬:“君侯恩情,百里奚无以为报,惟愿肝脑涂地,为秦国略尽绵薄之力。”
任好走下主位,来到百里奚身边,道:“孤要尊先生为上卿,助孤治理国事。”
破格尊为上卿,这是在虞国、齐国都没有的礼遇,百里奚惶恐,连忙拜倒:“君侯之命,百里奚愧不敢当,君侯爱贤,百里奚愿荐一人,他的才识十倍于我,若他入仕,奚愿佐之,定可祝君侯心想事成。”
原以为得百里奚已是秦之大幸,贤者举贤,定然不在其下,若能一并得之,岂不妙哉?
任好惊叹:“当真有这样的贤才?敢问先生名姓,孤即刻派人去请。”
百里奚回禀:“此人乃我穷途末路之时,在宋国遇到的知己,名唤蹇叔。”
第8章 因友入仕,左右二相
公子絷得了秦侯之令,离开秦国去往宋国,根据百里奚所说,直奔铚邑鹿鸣村去寻蹇叔。
一路上,山间景色优美,田垄麦香诱人,确是一个隐世的好所在。公子絷一路走一路问,找到蹇叔家位于山脚下的茅草屋时,已近午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