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笙_作者:南墨离(577)

  所以,汪德蒲奔走忙碌,跟大皇子一起,上下疏通,并联系荣贵妃,让她想办法稳住皇上,必要时候,务必要求皇上饶过汪昌平的性命。

  汪昌平到底也算是皇亲国戚,皇上再怎么着,也要顾忌些自己的脸面吧?

  好在,疏通及时又得当,儿子的事情,算是暂时压下去了,汪德蒲和大皇子刚刚松了口气,没成想,突然又爆出了一向陈年丑闻。

  汪德蒲一听到消息,人登时就气厥过去了。

  他一向知道唯一的嫡子不争气,可是也没想到,这人不争气成这个德行啊!

  私下跟外族人做买卖,这本身是不是什么大事,可是,偏偏牵扯到了陆铮的伯父,陆鸿武当年战死那一役的真相。

  汪德蒲这时候就知道,这件事,兜不住了。

  果然,护国公府郑郡君不知哪里得来了消息,转天就抱着亡夫的牌位,要求面见皇上,要告御状。

  护国公府跟汪家一向不和,但是,从来也没闹到过明面上。

  郑氏是有功将领的遗孀,丈夫为了守卫南诏战死了,她来告状,皇上也不好不给面子。

  查吧,彻查,且为了避嫌,大皇子再不能接触这个案子。

  案子就这么,完完全全,从里到外,落到了太子殿下的头上。

  太子殿下查案还真有一套,没过多久,就查到了确切证据,证明当年那场战役,确实是因为汪昌平插手军需,才间接害死了陆鸿武。

  郑氏当场就疯了,闹着要汪家给个说法,让皇上给死去的亡夫做主。

  这种情况之下,皇上也是没办法了,只得下令严惩汪昌平。

  可是具体要怎么严惩,又有问题了。

  斩首吧,还有荣贵妃和大皇子的面子在,不好定,可若是判轻了,郑氏那里不依不饶,动不动就拿着个亡夫牌位过来哭。

  那架势,怕是六月飞雪,也不过如此了。

  皇上为难的不行,汪德蒲为了整个家族,也推说病了,起不来床,还说病愈了即刻来请皇上降罪,责他管教不严之罪。

  皇上愁得啊,只得将太子叫来商议,应如何处罚。

  太子当然不可能给皇上出这个主意,这么得罪人里外不讨好的事情,他才不做呢。

  于是,太子也跟着愁,忧国忧民,忧天下社稷,就是说不到点子上去。

  可皇上也不能说太子就做错了。

  但是,这个案子可是太子查出来的,太子真的没做错吗?

  思及此,皇上再无心看太子,挥手将人赶出御书房了。

  出了御书房,太子心内便嘲讽地哼了一声。

  就知道,查清楚这件事,必得遭到父皇不喜。

  可是真见到父皇不喜的目光,太子觉得,心里当真也不好受啊。

  太子去见了太后娘娘。

  皇上忧思过重,万一病了怎么办,太子非常忧心父皇龙体,遂请太后娘娘出马,劝慰皇上。

  后宫不理朝政,但是,太后毕竟不是一般的后宫女人,从太子那里了解到了事情大致的经过后,太后娘娘整装去见了皇上。

  自己的儿子自己了解,太后自有一套劝慰方法。

  软硬兼施,一套话劝下来,皇上就想通了。

  也是,有什么可愁的呢,律法在那里摆着呢,律法上怎么写的,怎么判就是了。

  于是,惠帝摆出律法,按照南诏律例,将汪昌平发配到遥州做苦役去了。

  这遥州,一听名字就知道,离邺京得有十万八千里,汪昌平这一去,死活不论,今生想要再回邺京,怕是不可能了。

  汪家一干女眷,包括嫁出去的荣贵妃和大皇子妃,闻讯都哭成了泪人。

  汪德蒲却在这个时候,将儿子从家族中除了名,言说这样违法乱纪,无视国家大义的人,不是他汪家子孙。

  皇上一见汪德蒲这样做,再加上荣贵妃连番哭求,也不忍再迁怒汪家了。

  不过,不迁怒,这处罚,到底也省不了。

  这时候将人除名,也抹不去汪德蒲管教不力的罪责。

  所以,汪德蒲罚奉一年,留职查看。

  这个处置结果,说实话,大家都不满意。

  但是不满意,皇上命令也已经下了,这事也就尘埃落定了。

  郑氏再不满意,也不能再闹下去了。

  汪家这一次,可算是恨死她了。

  当然这些郑氏也不在乎,没闹得汪家全部给他亡夫陪葬,是她没能耐。

  只不过,郑氏为了这件事,跟儿子大吵了一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