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再同班,但尤溪和凌寒的体育课是重叠的,这两个体育渣,每回上课都是被体育老师追在屁股后面催命般赶着去运动的,老师们一边吹口哨一边凶神恶煞地到处威胁:那位男同学你再躺着睡觉就给我起来做50个引体向上;那个女同学,谁允许你体育课上做作业的,还不给我去打羽毛球!
每到这个时候凌寒就会满怀愤慨,与其打完羽毛球变成帕金森,还不如让我趁现在还拿的住笔时多做张试卷呢!
等到成年之后,两个人每每想起那段往事,便忍不住狠狠嘲笑对方一番,完了又生出一种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惆怅来,毕竟等工作之后再有人催着你运动,就只有花了一万块钱办过卡的健身会所里爱岗敬业的私人教练了。
那年高三第二件件幸福的事,就是学校的新食堂终于试运营了,且暂时只对高三学生开放,尤溪他们难得享受了把特殊人群的待遇。食堂的味道可比每周固定搭配的盒饭要强多了,挑食的凌寒终于可以自由选择,不需要再吃一半丢一半了。
然而食堂再好,也比不过家里的饭菜可口,尤其是在卧虎藏龙的学院北街23号,除了公认的厨房黑洞梁真女士,谁还没有两把刷子?凌寒的妈何沐凤女士就烧得一手好菜,可惜自从她爸意外过世之后,何沐凤从家庭主妇重新回归职场生活,在料理这件事上便无心花太多的心思了,然而作为小区里第一栋文明大楼,凌寒从搬来的那天起便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尤老师的面点、陈老太的海鲜、叶叔叔的骨头煲,还有汪姨的手工饼干……涵盖了□□各式菜系,承包了从前菜到甜品的一条龙供应链,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凌寒和尤溪都没有像王小胖那样片面追求横向发展简直堪称奇迹。
在一干美食中,除了亲娘的饭菜,最对凌寒味的却是尤老师的独家秘制——萝卜丝包子,很神奇,作为地地道道的南方人,尤氏夫妇却对北方的面食情有独钟,尽管尤溪是地地道道的南方胃,但作为家中地位排名垫底的编外成员,他的意见就跟大宝打了个饱嗝似的,听过算数。
为了讨老婆欢心,尤博彻底背弃了君子远庖厨的古训,在饮食方面下了不少苦心。他蒸出来的萝卜丝包,面皮发得恰到好处,松软适度有嚼劲,内陷用的是自己精心钻研的调料,即使原材料简单到只有萝卜丝和青葱两样,却也不影响将甘甜鲜香的组合式口感发挥到极致,回味无穷。
热爱米饭的尤溪同学对素包子并无太多兴趣,所以但凡尤家的萝卜丝包新鲜出炉,一小半都便宜了对门的凌寒。
凌寒每回受邀去尤溪他们家吃包子,尤老师如果闲着,还会让她顺便带上最近写的作文,仔细看完给她好好讲解一番,要知道作文这种打分全看老师心情的科幻系项目,老师能给一句不咸不淡的评语已经称得上是大方了,更多时候大家面对光溜溜的打分,完全处于迷茫的状态,分高了也不知道哪里抽风写的入老师眼了,分低了更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所以尤老师的全方位讲解,从某种程度上是超越美食的额外福利,凌寒虽然嘴上没怎么说,但一直心怀感激。
除了好吃的包子和免费作文评讲,去尤溪家偶尔还有别的惊喜。
比如梁老师有回兴高采烈地拿尤溪小时候的相册给凌寒看,里面有好多张照片惊为天人,其中有张四岁左右的尤溪扎了个小揪揪,额头中间点了个中原一点红,疑似抹了腮红及口红,两只小手分别戳着那时还能称得上圆嘟嘟的小脸,整个人透着一股安能辨我是雄雌的娇俏……阻止不了梁老师一腔热情的观众凌寒想洗洗眼,阻止不了女王大人抖卖黑历史的尤溪则想找个角落死一死;
又比如今天,按奈不住一颗搞事的心的梁老师又拿了一刀尤溪从小到大写过的保证书和凌寒分享,第n次抗议无效眼看着连底裤都要被自家母上扒干净的尤溪这回连死一死的力气都没了,他转而求助相对好说话的老爹:“尤老师,麻烦您管管您太太,不要耽误高三学生宝贵的复习时间。”
正削苹果的尤博头都没抬,淡淡地说:“劳逸结合,挺好的。”说完小心地一抠,取下完整的不能再完整的苹果皮,一刀未断,好好一颗苹果瞬间被剥光了衣服,光秃秃的摆在了台面上,跟此刻的尤溪一样。
“我要离家出走!”羞愤交加的尤溪甩下一句狠话,逃也似地滚回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