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夏至卖了个关子:“你猜你多少分?”
“七百多吧。”吴祐随意答道,仿佛七百分是个一般般的数字。
“710”杨夏至把抄好的各科成绩拿给他看,“你说你怎么做到的,我都怀疑你能拿省状元。”
“就抓基础,攻难题,把不会的题都弄懂。”
“行了,你的经验分享没有什么参考价值。”杨夏至感叹。
学习好=努力+智商,两者缺一不可,甚至在重要程度上,智商占比更重要。
杨夏至以前也问过李传明关于努力和智商哪个更重要的问题,李传明说,他在学生面前一律说努力更重要,以此来激励学生,但他带了这么多年学生,见过形形色色的学生,什么天天挑灯夜读最后成绩才刚及格的,什么平时光顾着玩,考前刷套题轻松一百四的,这种情况屡见不鲜,所以心里头还是认可智商更重要。
当然不管怎样,努力还是有用的,杨夏至继续投身于学习的海洋中。
高三的时间过得很快,这次考试刚结束没多久,百日誓师大会就紧接而至。
杨夏至这才猛然意识到,离高考哪还有半年啊?只有一百天了!
百日誓师大会对于高三生来说,是个很重要很有意义的活动。按照往年惯例,除了校领导的讲话以外,还要选出几个学生代表上去做演讲。
一般来说是三个,一个是进步很显著的,一个是文科第一,一个是理科第一,通常最后的宣誓是由理科第一领读的。
张岱班会的时候提起这事。
“同学们,要抓紧了哦,下礼拜一就是百日誓师大会喽,时间不多了。”张岱拿起一根粉笔在黑板右上角的地方写上:【距离高考还有——天】
“大会上要找几个优秀学生代表上去演讲,按照惯例就是以成绩来决定,上回考试年级第一是吴祐吧,你好好准备个发言稿。对了,到时候你还得在上面领读宣誓。没问题不?”
吴祐接话:“不想。”
张岱笑呵呵,不急不慢道:“没办法,以往都这样,谁叫你分高呢。”
杨夏至小声道:“想想我都头皮发麻。”领读宣誓,有点酷又有点傻逼的感觉。
张岱接着说:“这回我们班除了你,还有一个也得上去。”
“谁啊?”底下嘴快的学生开始接话。
张岱朝吴祐和杨夏至这个方向看过来,杨夏至隐隐感觉有些不妙,果不其然就听见张岱道:“还有一个就是我们新转来的杨夏至。”
卧槽?!有没有搞错?
杨夏至当场石化。
张岱解释道:“还得有一个进步优异学生发言,这回考试整个年级里进步最出色的就是杨夏至了,你可以上去谈谈你这段时间是怎么学的,把经验给大家分享分享。你不还是其他学校转来的吗,还能谈谈你怎么适应新环境的。”
张夏至目瞪口呆:“……”
“能行吗?能行就你们俩了。”
杨夏至忙道:“老师,我不行。”
“你胆子可不是这么小的。”张岱依然记得杨夏至在办公室里顶撞自己的勇猛,区区发言应该不在话下。
吴祐这次倒没有提出反对。
周末,在家。
杨夏至拿着她写写改改好几遍的稿子敲开了吴祐的门。
“怎么办啊,好想死。”杨夏至无力地整个人瘫倒在吴祐的床上。
吴祐垂眸看着毫不设防的杨夏至,她身上穿着休闲睡衣,躺下时衣服有些上窜,露出一截雪白的腰肢。
吴祐轻轻咳嗽起来,偏过目光,把视线放下杨夏至的稿子上。
杨夏至双手合十,压在胸口,恳求道:“帮我改改吧。”
吴祐扫了眼密密麻麻的稿子,皱眉:“太长了,你就发言五分钟,不是两小时。”
杨夏至:“那我再删删。你的稿子写得怎么样了?”
吴祐指了下电脑。
“在电脑里?”杨夏至凑到电脑面前,没发现有稿子,茫然地看向吴祐。
吴祐又添了句:“百度里。”
“你不自己写啊?”杨夏至佩服他的淡定,“你不怕吗?”
“你很怕?”
杨夏至疯狂点头。她有发言恐惧症,她还有新环境恐惧症,在新环境当众发言那简直是双倍恐惧症,想想就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