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钟的事儿,行家就把尺寸搞定,女顾客把地址也记了下来,然后心满意足的出了门。
康聿容把那条裙子拿到了行家的面前,问:“师傅,就按照刚才那位女士的尺寸,能把这件衣服修改一下吗?”
行家把滑到鼻尖的眼镜往上一推,接过衣服,颠来倒去的看了看,摇头说:“这是洋服。我做的都是旗袍,从没沾手过洋服。而且,这件衣服还很繁琐,我更不敢下手,你还是找找别人吧。”
临走的时候,康聿容给了行家一些劳务费,总不能让行家白帮忙不是?
康聿容让梁愈拿上衣服和尺寸,去别的裁缝店看看能不能帮忙修改。
梁愈走后,杨槐花问:“康小姐,干嘛答应要帮着改衣服啊?这样一来,会很麻烦的。”
康聿容不答反问:“以前有过这种情况吗?”
“有啊,还不少呢。因为咱们店里卖的都是成衣,又没有改衣服的先例,所以遇到不合身的,我和春桃都会介绍客人换别的款式。大部分的客人都会选择其他的,只有今天这位这么的死性。”杨槐花的语气愤愤的。
康聿容又问:“如果客人不选其他款式呢?是不是就会直接走人?”
“是啊。”
“走的客人多吗?”
“也不算少。”
“这样的话,我们就会把那些客人白白的流失掉。”康聿容目光一正,看着杨槐花说道:“所以,从今天起,我们要满足客人的一切要求,留住来店里的每一个客人。”
“我觉得这不太容易。”杨槐花接着说:“再说了,走掉的毕竟是少数几个。现在我们的回头客这么多,少那几个又有什么要紧的?”
康聿容摇头说道:“你这样的说法不对。如果今天走一个我们不放在心上,明天走一个我们还不放在心上。日积月累下来,走掉的就不是那少数的几个,而是我们好不容易留住的回头客。开门做生意不能怕麻烦,不仅不能怕麻烦,还要尽力满足客人的要求,这样我们才能保住我们的客人不会消失。”
“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怕没那么简单了。不说别的,就说改衣服这件事,估计就不好弄。”
真不知道,是该说杨槐花是未卜先知,还是说她是乌鸦嘴。
出门找裁缝修改衣服的梁愈,还真是无功而返了。
第120章 来去两手空
梁愈把衣服放到柜子上,对康聿容摇了摇头。
康聿容看了眼柜子上盛衣服的盒子,不死心的又问了句:“没改?”
“是。”梁愈说:“我把附近的裁缝店都转了一遍,还去城东转了一圈儿,没有一个师傅敢上手。而且我还去了那两家洋装店,他们也只卖成衣,从来没有修改过衣服。”
康聿容的眉头慢慢皱了起来。
北京城的洋装店并不只他们一家,但也不多,算上他们拢共也就三家。康聿容调查过,那两家和他们一样都只买成衣,也从未有过修改衣服的先例。所以,梁愈在他们两家无功而返,这也在康聿容的意料之中。
可是,这么大的北京城,数不清的裁缝店,竟然连一个修洋装的师傅都找不出来,这还真出乎了康聿容的意料。
她本以为这只是小事一桩,万万没想到却是个棘手的。
梁愈似乎是看懂康聿容的意思,他说:“空手而回,也是正常现象。”
“嗯?”康聿容不解了,问:“为什么?”
梁愈解惑:“北京城会做衣服的人是不少,但大都是些上了岁数的。他们学手艺那会儿,穿洋装的人零零星星少得可怜,他们所接触的都是马褂长衫,旗装旗袍。你让他们做个长衫马褂,或者修修旗袍什么的,他们肯定是信手拈来。你要让他们改洋装,估计就难了。”
康聿容问:“以前几乎没有,接触的肯定就少,但是现在洋装很普遍了呀。虽然没做过洋装,可见多了总能看出些门门道道吧?他们又都有做衣服的功底,只是稍微的修改一下,难道他们都做不了吗?”
梁愈说:“或许不是做不了,而是不敢?”
“不敢?”康聿容更不明白了,追问:“有什么不敢的?难道还怕这衣服长了嘴,咬他们不成?”
梁愈淡淡一笑:“不是衣服长了嘴咬人,而是钱长了嘴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