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避和亲的日子(重生)_作者:狐说九道(98)

  “舅舅怎知顾家人未到?”

  “三元四喜早守着,没见顾家马车驶入。”瑞王爷回答的很迅速。

  面对顾老先生弱势可以说因破了人家门墙,对个书童也谄媚已是不符其人本性。如今拦了自己的路,却是为了等顾家人偶遇同行?

  瑞王遇上顾家,行为便显奇怪。顾老先生凭什么能让这位如此顾忌?或是还有谁能让他在意?一个念头在脑海滑过。

  若是真如自己所想,倒能够解释的通,可这想法实是不可思议,暂且搁置。

  林甄珍抬头打量入坊处,提早派出的侍卫,打出平安无事的手语。不枉自己特意早来。

  前世那桩闹剧还没开场,或者因自己先手布置,根本不会出现,此时本有闲瑕,略作等候本是无妨。

  自己更想试试能否借机摆脱这位不请自来的不速客。

  “舅舅既要等人,侄女先行一步。”

  瑞王笑脸发僵,若能正大光明在此等人,又何必堵了自家侄女,要的就是惊喜巧合与偶遇。

  这番百转心思,实不便对个懵懂幼女细述。

  “本王自与侄女同行。”

  既然瑞王目的不在三府,那出惊马记自可搁置。自家舅舅受惊回转,作为守礼懂事的小侄女,哪有行程依旧的道理。好不容易争得的出宫机会就此浪费,亦是可惜。

  再次前行约一刻钟,马车才停,挂着白色灯笼,被白布缠起的“龙城将军府”匾额下,正门并未打开,侧门处几个腰门系白的下人守在门口,迎接那些代主家送上祭奠礼的的各府管事。

  纵有忠义之名,人死如灯灭,剩下一根从六品的独苗,本也不能劳动朝中诸大臣亲往拜祭,派个管事送礼道声节哀便算尽了心意。

  自己若不打着有一同奉诏入京的缘分,同为将门子弟,加上口称避讳,实则故使性子,以不愿去美人娘娘那儿道贺作理由,亦不会亲至。

  前有仪仗,又有侍卫随行,一行人醒目无比,那些代主家前来的奴仆,纷纷让路。

  门口的守门的赶紧上前行礼问询,自有将军府侍卫与之交涉,无需林郡主费心。

  闻得是瑞王爷与林郡主亲至,别说沈府,便是奉命前来送仪程的各家管事都很吃惊。

  当今唯一留在京城的皇弟与如今帝都风头最盛林郡主亲自登门吊唁,原本以为沈府不过表面光鲜,实则不成气候的想法……

  早有机灵的的管事,派手下人回府报信。

  沈府下人更是一脸感动莫名,叩请王爷与郡主稍候,他立刻报信请自家少主出来亲迎。

  瑞王乐得在外拖时间,和蔼可亲的连声应允,声称自己半点不急。论品级他最大,林郡主自是从善如流。缓缓下车跟随瑞王身后,低眉顺眼。

  这番动静,让沈府大门不远开始聚集围观人群。

  人群中一身着玄色长衫,儒生打扮的书生神色更是振奋:几日前有个自称仰慕自己才华,特意寻上门的豪客。

  其人出手阔绰,送上真金白银,还说送自己一场机缘,只要自己今日在李府门前拦了显贵,当众出说一套说辞,必能结交权贵,帝都扬名,为下次科举铺路。

  豪客言机缘难得,因是惜才方寻上自己,信与不信且自随意,屡试不中,寄居京郊寺庙读书等待下科的张锦年,虽知此事必有蹊跷处,但被真金白银及豪客口机机缘所诱,苦思数日,自觉作好万全准备,早早来到李府门前徘徊守侯。

  先前前来吊唁的不过是此代主家的来下人,纵有一二七八品的官员亲至,对自己或可算得贵人,可连沈府如今主人六品的门第也不及,不值自己放手一搏。

  暗自等得心焦心虚,终看得浩荡仪仗开路,果然有显贵登门。来的还是当今皇弟瑞王爷。

  瑞王当面,沈府武夫自不敢放肆,难怪来人放话称必保自己平安无事,之后更可借此香火情份,助自己平步青云。

  堂堂王爷与区区边城守将怎会有交集,更无资格让他亲至。

  至于沈府到底如何不慎得罪瑞王无需细究。京城上下谁不不知,瑞王就是个混人,此番屈尊真心吊唁的可能性太低,倒是生事更为可能。

  看着沈府正门大开,一身重孝的沈府主人率合府亲卫下人亲迎,身后还有本已入内的各府一干管事,所有客套应酬,皆由他身边太监开口,瑞王自己却频频向后探望,明显一副心不在焉,似乎在等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