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婧妈妈特别喜欢我,见我就夸我成绩好,拉着我手,要我在她家吃饭:“小艾,今晚在我家吃饭吧,吃完饭再和小婧一起做作业。”
陈婧爸爸高高瘦瘦的,好像永远没吃饱饭腰板没力气挺直似的。每次我和陈婧一起做作业,他都静静地坐在旁边帮忙辅导,要我们不懂的就问他。
一灯如豆,时光悄逝。我和陈婧趴在桌子上飞快地写,不停地写;陈婧爸爸时不时地帮我们拍走飞来的蚊子,偶尔插上几句话,指出我们作业的错别之处,让我们慢慢修改过来。
南国的夏夜如此美好……
张菲菲是我“自来熟”而成的好朋友。
她家里又是经营五金建材,又是做木材生意,房子是我们镇上最气派的,口袋里永远比我多钱。可是老爸老妈忙着赚钱,没时间管她。她在班上爱憎分明,非友即敌。在她自动把我归入“好朋友”名单之列后,时不时死皮赖脸请求我帮她做不会的作业。一来二往,我们成了好朋友。
菲菲和我在一起,永远不忘说两句话:“李晓艾,奇了怪了,好像你的脑袋也大不了我多少,为什么你学习就这么好,我看到那些书本都头痛呢?”
“李晓艾,我今天又被我爸痛批了一顿,说我成绩太差了,还和你这么优秀的朋友在一起,白混了。”
去张菲菲家里,她爸妈好像永远都见不着,只有住在一楼的爷爷和奶奶。
张爷爷有菲菲的爸爸和叔叔两个儿子,都在外面经营生意,是镇上众所周知的有钱人;还有一个女儿的老公已经当上了我们县的领导。张爷爷的人生福禄双全,小镇无人能比。每次去菲菲家,都看到胖乎乎的张爷爷在一楼大厅写书作画。一坨胖乎乎的身材,衬衣束起,皮带金光闪闪。他把头发一根根往后梳得顺溜,露出亮堂堂的前额,正在一楼大厅大大的书桌上怡然自得地练字写对联。正自我陶醉之际,看到我们过去,也不管我们小孩懂不懂,兴致勃勃地拿出来给我们看,饶有兴致地给我们指指点点,津津有味地耐心讲解。那脑袋,那装束,再配上那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劲头,十足像当时的一位国家领导人模样。
菲菲家族的趣闻轶事是镇上人们茶余饭后争相传播的谈资。但我们小孩不关心这些,只知道去到菲菲家总是有最时新的水果零食吃,有最新出最好看的港台碟片看。我小时候意志力薄弱,就这样被诱惑着老往她家里跑,大半课余时间花在了她家。
☆、第二章
第一次见到顾新恒,我8岁零3个月,他8岁7个月。
他从邻镇小学转到我们鼓山镇小学,分到我们三(1)班。
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梁老师正在上课,没空去校长室领他,就对我说:“晓艾你去下校长室,有个新来的同学今天过来,你把他领回来。”
作为班长,我深得梁老师信任,也为得到这样的信任沾沾自喜。我二话没说,一溜烟往校长室跑。
还没走到校长室,看到校长室门口的皂荚树下站着一个男孩子。身材颀长,不胖不瘦,唇红齿白,面如粉黛。安静里带点不安,有点拘谨又带着探究,站在校长室门口的凤凰树下,像从一幅油画里走出来的。南国10月的校园,天蓝如锦,白云如絮,读书声、运动场呐喊声从不远处飘来。高大的凤凰树枝叶遒劲,亭亭如盖,树上结满树籽,如刀如剑倒挂着,一阵风来,摇曳碰撞,如刀刃剑鞘相撞,发出悦耳的铛铛声,响彻整个校园。衬着树下的少年,格外玉树临风,仪态过人。
我走过去,瞧瞧校长室,里面一个家长正态度谦卑地在千多谢万多谢校长。看到我来,校长挥挥手,示意树下男孩过来,然后指着对我说:“晓艾,这是顾新恒,今天开始就是你的同班同学了。你带下他回课室吧。”
“你好,我是三(一)班的李晓艾,桃李的李,拂晓的晓,艾草的艾。我妈说艾草的生命力是最顽强的,最有用的,希望我像艾草一样又顽强又有用于社会。以后我们是同班同学了。你跟我走吧。”
“你好,我叫顾新恒,回顾的顾,新鲜的新,恒心的恒,我爸取我这个名字,是希望我做什么事情都有恒心、不放弃。初来乍到,请多关照。”
顾新恒插班进来不到第三天,班上的“大姐大”人物——张菲菲就貌似已经和人家做了一辈子朋友,什么底细都给她扒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