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咳咳咳
“啊,对不起,咳咳”许韵寒一时没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一口还没咽下的茶水呛得她眼睛都红了。
老者笑得眯着眼睛,亲切地递上一张纸巾,笑眯眯地道,“姑娘,你也觉得他娶不上媳妇,是吧。”
“咳咳咳”许韵寒只能摆摆头,用咳嗽声作回答,最后还是宁叔帮着她拍了拍后背才好些。
“老叔,我说不过您了行吧,”冯凯哭笑不得地说道,这老叔也真是,年纪越长越发的不着调,余光之中看了眼咳嗽的脸蛋红扑扑的许韵寒,想到刚才老叔提到娶媳妇的事情,忽然觉得有点不自在。正了正本歪歪斜斜靠着椅子的身子,瞪了眼他老叔。
冯旗看了眼冯凯又看了眼许韵寒,笑了,“哎哟喂,你小子还不好意思了。恩,果然,该娶个媳妇儿了,行啦,我带待会儿就给你老子打个电话,催催他,大儿子结婚成家了,小儿子的事业该提上日程了。老弟,你说我说的对吧?”
宁庆毅打量了下冯凯,不改一如既往认真态度,道,“小伙子一表人才,看着年纪也该成家了。冯老板,你说的很在理。小伙子,你老叔也是为你着想啊。”
被窘得快撑不住了的冯凯不再理会他们说什么,赶紧打开已经放在桌上的盒子,小心地取出里面那对黄花梨满雕宝塔宫灯轻巧地放在桌面上,“这就是那什么宫灯?”
不再咳嗽了的许韵寒朝桌上的宫灯看过去,这对宫灯高度在八十公分左右,直径二十多公分成宝塔形的底座。粗略看起来,器形很好,工艺精湛,品相各方面表现都出色,这回宁叔看中的东西倒是不错的,至少不是一眼假的东西,值得仔细看看。宫灯选材黄花梨木,宝塔式,制作工艺精湛,展现玲珑精致,典雅华丽之感。宫灯火焰形顶珠,亭帽式宝顶上浮雕“褔从天降”纹,飞檐和翘角组成的凤首向上扬起,下饰木质驼铃,中部鼓腹呈圆形镂空雕“龙凤呈祥”,塔基螺旋状向下,满雕百宝纹装饰。下呈八角形底座,兽面腿足,坚实稳固。整体造型别致,装饰繁缛,古雅华贵。
第124章 成双成对了么
宫灯在中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已经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宫灯作为我国手工业制作的特种工艺品,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直到今天在一些豪华殿堂和住宅里仍能发现宫灯造型装饰。
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建都洛阳、统一天下后,为了庆贺这一功业,在宫廷里张灯结彩、大摆宴席,盏盏宫灯,各呈艳姿。“宫灯”之名,由此而生。隋炀帝大业元年正月十五,在洛阳陈设百戏,遍布宫灯,饮宴畅游,全城张灯结彩、半月不息。隋唐之后,每逢元宵节,家家宝灯高挂,处处明灯璀璨、人人提灯漫游,盏盏争奇斗艳。这种风俗,传至全国,波及海外。宫灯制作技术也由宫廷传入民间。
在清代,宫灯由于珍贵竟然成为皇帝奖赏王公大臣的赐物。《清朝野史大观》有载:“定制岁暮时,诸王公大臣,皆有赐予。御前大臣皆赐岁岁平安荷包一、灯盏数对。”
最广泛的宫灯多为细木为框架,雕刻花纹,或以雕漆为架,镶以纱绢、玻璃或玻璃丝,高高悬挂起来作燃蜡照明之用。
还有一种应用稍稍少一些的就是眼前这对立式灯盏宫灯,高八十五公分,兽面腿足,坚实稳固,用料为优质黄梨花木。
“小寒,你也上手看看吧。”
早已抱着其中一个宫灯上下看起来的宁庆毅,此时眉头拧成了个川字,一脸的严谨认真,哎……看仔细但是还是还了个真真假假不明白之后,心里不禁失落起来,难道自己在这方面真没半点天赋?!他回头一瞧许韵寒还只是坐着没动,便催促着许韵寒赶紧帮他看看。
“哦?这位小姑娘也懂古董?倒是挺稀罕的,那小姑娘也上手把玩把玩吧,咱们玩儿古董的就得多多上手,培养培养手感。”
冯旗听闻宁庆毅的话有些吃惊,打量了下许韵寒后,抚了抚下巴上短且稀疏的山羊胡,难得好心地出言指点了下。
许韵寒点头称是,站起身来轻轻地握住宫灯中部体积较小的位置,一入手,她就知道结果了。
这个宫灯确实是真正的清中期的东西,谨慎地挨着抚摸了一遍,每个部位的温度一致,给她的感受也相同,除了手中传来的暖意之外,她的鼻间还隐隐约约闻到独属于黄梨花木的木质清香,香气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