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玩之风_作者:芒果控(87)

2019-03-29 芒果控

  这个索老还真是,非得问个所以然么?!许韵寒心里腹诽了句,但人都提问了,她又不能不回答,“那个……我之所以判定它是假,其实是因为我根本不认识这个,翟老板肯定注意到了,我的那张纸上,写的是青色圆筒……”

  青色圆筒……大家默了几秒,在这个圈子里还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小白的小白。

  翟译民轻咳了声,“小姑娘确实写的是,青色圆筒……呵呵,当时我看的时候还愣了几秒才反应过来,不过小姑娘形容地还是很贴切的呀。”

  “是呀,很贴切!”众人都笑起来,其中秦巧笑得格外开心,边笑着还不忘借机斜靠在景铄身上,不想却被身手灵敏的景铄巧妙躲过,仍不气馁地继续找机会靠上去。

  气氛如此欢乐,许韵寒总不好扫兴,只好也凑趣地笑了笑自己……呵呵,呵呵……

  第60章 一支白玉簪子

  索老并没有像其他人那般打趣她,反而他很欣赏许韵寒这种敢于冷静面对自己认知短板的态度,“原来你是这样给出的答案,呵呵,也挺好,这样做至少能规避很多风险,玩儿古玩的人遇着看不准的物件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放弃,特别是在市井小摊,现在那些卖家随便哪个都是极其优秀的编剧,一个破烂木桶都能说成是康熙皇帝特制专用马桶。像这次你对这个红山玉器作出的判定就是对了,确实,这个红山玉器是个现代仿品。”

  “啊?!竟然真是个赝品?”

  “我也再看看,刚才我也看了呀,没看错破绽呀。”答案终于揭晓,出人意料,这个玉箍形器大家伙都是看了的,都一致认为这个是真品,可物主且又是鉴定大师级人物索老都说了是赝品,那肯定是仿品了,可到底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一个个又传递着再次看了遍玉箍形器,真真假假,看不透啊,景铄之前也判定它为真品的,此刻也认真观察着这个仿的几乎乱真的玉箍形器,他并不是没有接触过这类红山玉器,他外公索老自己就收藏了两个,他也上手把玩过的,见他外公又开始卖关子,迟迟不给解答,说道,“老爷子,您也别看我们笑话了,还是赶紧给我们讲讲吧,从哪儿看出来这玉箍形器是件仿品?”

  索老眼睛一瞪,“臭小子,好意思催我?!别以为我不知道,前些日子你把我那个红山玉猪龙给拿走了,哼,玩了这么长日子怎么现在连这个玉箍形器都看不准,回头就把玉猪龙给我放回原处去,搁在你手里你也没长进,白瞎它的价值了!”从小就开始教导这个外孙,数落起来更是不留情面。

  “您也说那是玉猪龙呀,这个是玉箍形器,还是小寒厉害,你可是唯一看准了的,是吧,老爷子。”被数落经验丰富的景铄,稍微替自己辩解了下,就赶紧转移话题,他家外公数落起来可是六亲不认,该说就说,狠狠说!

  这风向转变得着实有些迅猛,刚大家还都在打趣她,这才一两分钟她又成了话题热点,众人继景铄后纷纷开口夸赞,有天赋啊,有前途啊,后生可畏啊……许韵寒被赞地小晕了下,倒是没迷失,她很清楚自己到底靠得是什么来鉴定的,终究并不是自己的本事,又什么好自豪的,面对称赞,许韵寒连声说着您过奖了,过奖了。

  被冷落在一旁的秦巧,一口白牙都咬得酸痛起来,越看许韵寒越难受,往常她陪着她爸来参加这藏友交流会的时候,这些叔叔大多照顾她,当她说对各什么的时候,这些赞扬话语也都是她的!景大哥也是坐在她身旁的!秦巧内心的火苗蹭蹭蹭地,熊熊燃烧起来。

  可是没一个人关注她,连她亲爹的注意力都全部在索老身上,索老已经开始讲解玉箍形器,“这件玉箍形器最大的问题在于它的腐蚀不自然,和真玉的腐蚀有一定的区别。红山人的墓葬基本上都是埋藏在山梁或山顶上,地势相对比较高,埋藏的深度也比较浅,平均在地表下一百五十厘米左右。这种埋藏方式,使随葬的玉器出现不同程度的腐蚀现象,致使一些玉器带有明显的大小不一、深浅不同的小孔洞和浅坑点状的斑点。造假者为了使仿品达到这样的效果,通常情况下,把做好的仿品放在一定浓度氢氟酸溶液中浸泡,经过酸腐蚀的仿品,会在表面上出现一种班驳陆离的古旧效果。”

  “当然这件玉箍形器既然能骗过你们,那说明它的做旧水平很高,并不是被整个全部直接侵泡在药水中,那样出来的沁色,整体都是蚀孔、蚀斑,非常均匀一致,相信是骗不了你们的。而这件玉箍形器的沁色一看出上去十分自然,分布也合理,我推断这件玉箍形器应该是造假者分几次,用浓度不一,侵泡时间不等,每次侵泡的部位不一,多次做旧才出来的沁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