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红楼之不服憋着_作者:夜念(103)

  不过儿子有志向,又是这么积极向上正能量的,她这个做娘的自然要全力支持。“好,既然你有了目标,那就努力去做,娘亲永远是你的坚实后盾。”

  “娘亲最好了!兰儿最喜欢您了。”贾兰高兴地扑进李纨怀里,他本以为他娘会训斥他的想法大逆不道,却没想到她会那么坚定的支持他,他真的好感动。

  这个念头他是不敢让父皇知道的,他很清楚,他不是父皇唯一的孩子,以后或许还会有更多孩子,他不是父皇继承人的唯一选择,所以他不能早早暴露了自己,还是暗暗蛰伏起来做螳螂身后的那只黄雀毕竟稳妥。

  和贾兰沟通好,就让他回去了,让他将这个问题向林如海好好请教一番,那个老狐狸精肯定会给他更好的建议和解答。

  那个老男人最近不知抽的什么风,经常神出鬼没地出现又消失。再不会像从前那样找李纨聊天探讨问题,只是远远的注视着她却不说话,眼神深沉复杂地让人看不懂。

  精分男人真难懂,尤其像林如海这样绝顶聪明又城府极深的人,你永远也搞不懂他在想什么,也不明白他的情绪为什么总是变化莫测,让人捉摸不定。她拒绝玩你猜我猜大家猜的游戏。

  李纨喜欢一切简单明了的东西,太复杂的不适合她,她不想也没兴趣探究,颜值再高也不行。

  今年冬天特别冷,入冬以来已经下了好几场大雪。看着窗外满天飞扬的大雪花片子,李纨难得地皱起了眉。再这么下下去,就得闹雪灾了。

  前两天李管事来信说庄子里已经有几户人家的房顶被大雪压塌了,好在都是不重的茅草顶,没出现人员伤亡。

  让李管事把人员安置好,又给庄里每户发了一百斤木炭,按人头发了棉衣和棉被,争取让大家平安渡过这个冬天。庄户们十分感念李纨的仁善,纷纷想着以后更加卖力劳作回报她。

  进了腊月,北方多个地区果然出现了雪灾。雪深及膝,交通已经瘫痪,大量房屋倒塌,造成不少人员牲畜伤亡。气温太低,冻死饿死了好些人。好在也是因为气温低,这才没有爆发疫情。

  京城里虽然不至于出现房屋倒塌的情况,但长时间的大雪封门也给人们心中蒙上了一层阴霾。物价飞涨,粮油等生活用品紧缺,街市上早已看不到做生意的摊位,空气中弥漫着不安的气息。

  像荣国府这样的大户人家,一般都是按月采买生活物质,暂时倒是没出现米油不接的情况,普通百姓就惨了。

  第50章 我是李纨(十九)

  北边的边境最近很不太平, 鞑子骑兵时常越境过来抢夺粮食和女人。冰天雪地温度骤降, 将士们缺少抵抗严寒的物质,被冻的神情萎靡,很多人都染了风寒, 哪里还有精力奋起杀敌?

  接到八百里加急战报的景胤也是百感交集, 这么短的时间要他去哪里弄这么多棉衣?就是现做也得时间啊!

  下旨调动距离漠城最近的塔城驻防军前去支援,后又命户部全力配合兵部以最快的速度赶制大批的御寒衣物,广贴告示发动民间力量大量征集棉衣裤。

  纯朴的百姓们了解了边境将士的困境,纷纷慷慨解囊, 伸出援手。富裕点的人家就多捐几套,穷苦的大多一件两件的捐,很多棉衣上都是补丁叠着补丁。

  就是这样一件两件积累起的数量也远比那些豪门贵族们捐的多的多。像荣国府这样的人家也只是吩咐管家意思意思捐点就行了, 管家再从中克扣一些,那点意思就真成了小意思。

  李纨让庄子里的妇人加紧赶制了五百套棉衣,不用多精致,只要保暖就成。棉花不够就让人去村子里收集鸡鸭鹅毛, 跟棉花混在一起, 这样既节省了棉花又轻便暖和。

  人手不够就让管事去刘家屯找刘姥姥帮忙,也能给她们屯提供个赚钱的机会。老太太在屯子里人缘不错, 棉衣又是计件给酬劳,多做多得。最后全屯子的女人都参与进来,加班加点,很快就完成了任务,甚至还多制出一些。

  古时候的女子就没有不会女红的, 区别就在于手艺的好坏。刘姥姥是个认真负责的人,更懂得感恩,心里清楚这是李纨有意帮衬,就更加严格监督大家做活的质量,看着不像样的就必须返工。很快这批棉衣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最后一归拢,一共制成六百五十二套。大伙得到了丰厚的酬劳,各个脸上带笑,今年可以过个肥年了。

  六百多套棉衣都被李纨捐了。希望自己尽的这点微薄之力能为边境的战士低档一些寒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