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红楼之不服憋着_作者:夜念(151)

  等他清醒过来时,发现自己身处乞丐窝里,早已远离姑苏几千里,时间也已经过去了十年。

  他一梦十年,恍如隔世。不知远在姑苏的老妻如今怎么样了,不知她独自一人能否熬过这漫长的十年光阴?也不知英莲到底身在何方。

  于是他一边乞讨一边往姑苏的方向寻找而去。也不知过了多久,走了多远,来到这里时遭遇了百年罕见的大雪,远远地看到前方似乎有房子,就想进去躲避,走了好久也没走到,最终体力不支倒在了雪地里。

  迎春建议说:“你同我们一起回京吧,我想办法让你们父女见上一面,你们再商议以后如何。”

  甄士隐挣扎着站起来,对着迎春躬身施礼道:“甄某谢过夫人高义,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就这样甄士隐跟着迎春一行来到了京城,被迎春安置在兵部旁边的宅院里,并请了大夫给他治疗冻伤暗疾。

  既然人已经到了京城,也不必着急,先安顿下来修正一番才是。

  迎春也不确定薛家几人对这件事会有什么反应,是否还愿意还香菱自由身,毕竟如今的香菱早已经成了薛蟠的屋里人,就连她本人是否愿意脱离薛家都不一定,这些都需要她亲自去荣国府走一趟。

  甄士隐是个明事理知进退的谦谦君子,虽然心里期盼着能和英莲早日相见,却也不会催促迎春,只安下心来,遵从医嘱按时喝药调养。

  晚间,杜远小盆友来找迎春,语带委屈地说:“姐姐,你终于回来啦!我都来好几次了,都没见到你。”

  “哦?你来找我有事?”

  提起这个杜远又高兴了,“我爹娘可以看到我了,他们知道我就在他们身边,高兴的又哭又笑。我给他们讲了我的遭遇,他们知道是姐姐救了我,就想要上门来当面给姐姐道谢。”

  “你爹娘的身体完全恢复了吗?”

  杜远笑地说:“嗯,年前就能下床走动了,那时她们就想来,只是姐姐家……不方便,就只派人送了丧仪过来。”

  迎春一愣,丧仪?哦,她想起来了,孙管家曾跟她提过有个没走动过的杜府送了丧仪过来,当时事忙也没多想就岔过去了,现在才想起来是有这么个事。

  第二天上午,杜厉大夫协同夫人杨氏带着厚礼上门拜谢。夫妻二人是真心感念迎春对小儿子的帮助,深知迎春不是普通凡人,态度就越发恭敬起来,让迎春有什么要求尽管提,能做到的绝不推辞。

  迎春也不客气,跟杜厉提出要学习医术的要求。杜厉沉思了一会便答应了,并声明只传授医术,不必拜师。

  迎春欣然答应,能不拜师就学习医术那最好,她也不想给自己找个师傅供着。这年头的师傅可不是简单的老师那么简单,想来杜厉也是考虑到这一点,迎春的寡妇身份也是他必须要顾忌的。

  杜厉给了迎春几本医术:《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人体经络穴位图,要求倒背如流。什么时候全背会了,什么时候继续往下学。

  杜厉想用背书的方法让迎春知难而退,毕竟一个内宅妇人,医术学的再高明又如何?总不能出去抛头露面给人治病吧?

  如果是别人有可能会被吓到放弃,但迎春却是个例外。经历了几世,她的灵魂力已经十分强大,早就拥有过耳不忘,过目成诵的能力。背书对她来说就是小菜一碟,只不过书中那晦涩难的意思却需要慢慢的斟酌研究。

  孙绍祖烧完百日的第二天,迎春带着绣桔回了荣国府。刚下马车,就看到几个小厮在大门处踩着梯子挂起了红绸灯笼,连大门左右两边的石狮子身上也挂红绸花,显得喜气十足。

  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宫里的贤德妃为宝玉和宝钗定了日子,三月初六成亲。

  算算日子,就是三日后。

  好样的!这么大的喜事也没人给她这个出嫁女送个喜帖。刻意地将她遗忘在角落里,看来她是真的不招荣国府人待见。

  迎春:哼!不待见又怎样?跟我有一毛钱关系吗?

  没等小厮去通报就拉着绣桔往门里走去。“走,咱去给宝钗贺喜,这么大的喜事,我这个刚死了男人的寡妇可得去好好沾点喜气儿。”

  “……”

  身后的小厮们早已在风中凌乱。

  第70章 迎春花开(十)

  眼见着迎春走的不是通往荣庆堂的路, 绣桔担心地问:“大奶奶, 不先去给老太太请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