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夫人贺氏对大儿子白展烨道:“无论这个贾氏是个怎样的女子,她救了我们灵儿是事实。孙府里没有男主人,你和你父亲不便前往,明日给孙府下帖子,后日我带着灵儿亲自上门道谢,她对我们家的大恩,怎么感谢都不为过。‘’
白展烨和两个弟弟都赞同母亲贺氏的话,贾氏救了灵儿,简直就是救了他们整个白家。
迎春收到白府的帖子一点也不意外,毕竟有着杜江这一层关系,白府知道自己的身份也不奇怪。如果能跟白夫人搞好关系,靠上白大人这座大山,以后对自己的医所也是个庇护,亦能免除很多无谓的麻烦。
毕竟自己一个女人,开的又是针对女人的医所,势必会有一些欺软怕硬和眼红的人来找麻烦,而她的手段大多是没法在人前施展的,暴露了自己,会给自己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姑姑,姑姑,后院的梅花开了,红色的,很好看,我给姑姑折了几支插花瓶里。”
一个四五岁大小的小女孩手拿着几支红梅,蹦蹦跳跳地跑了进来。一身喜庆的大红色滚着白毛边的小袄,头上扎着两个包包,各绑着一串小铃铛,跑动起来叮叮当当的很好听。
就为了听这个清脆的声音,巧姐这孩子连跑动的时间都见长了,跑动的多了,吃的就多,身体素质直线上升。
巧姐进了屋就朝迎春扑,迎春急忙接住了她,点着她的小鼻子嗔怪道:“路要稳稳的走,摔了跤别哭鼻子呦。”
“嘻嘻,姑姑,巧姐记住了。”
门帘被掀开,黛玉走了进来,拍拍胸脯微喘着抱怨说:“这丫头,跑的比兔子还快,我紧赶慢追的就怕她摔倒,她倒好,一眨眼就跑的没了影。”
黛玉见姑侄俩个抱在一起正粘糊,就自顾自倒了一杯茶水,边喝边嘀咕:“说也奇怪,每天都是我陪着巧姐的时间长,结果这个小白眼狼还是跟二姐姐你亲,有什么好东西也都第一个想着你,都没说给我折几支梅花。”
“呦呦呦,好大的酸味啊!谁家的醋缸洒了吗?”
迎春虽然嘴上揶揄黛玉,可心里也挺无语的。确实如黛玉所说,自打巧姐被她接来孙府,大部分时间都是黛玉负责看护。但是巧姐却对迎春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亲昵,只要有机会就缠着她不放,最喜欢窝在她怀里撒娇。
难道血缘的牵绊这么强大吗?还是她的功法的吸引力?也许两者兼备吧。
虽然幼崽很萌很可爱,可她实在没耐心和时间与小孩子周旋,她每天要忙的事情太多了,没时间和精力分心他顾,只能将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黛玉,如今又多了个惜春,想来都是才女的她们定能很好地照顾教导巧姐。
“哼!”黛玉转过头不去看那姑侄俩,免得眼红生气。
迎春问:“四妹妹呢?怎么没一起过来?”
黛玉无奈道:“她啊,背书背的魔怔了,现在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背书,说是要尽快赶上我的学习进度。”
“嗯,用功是好事,但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别熬坏了身子,你回头看着她点。我不是让人做了一些运动器材嘛,有空你们就练一练,多动一动总是好的。”
“好,我会看着她的,二姐姐放心吧。”
喜丫进来回报说李纨带着贾兰前来拜访。迎春和黛玉对视一眼,不明白李纨这个时间上门所谓何事。
吩咐喜丫说:“快请进来吧。也快晌午了,让厨房准备一桌席面。”
“是。”喜丫欢快地领命出去了。
李纨一身朴素的青衣打扮,发髻上只戴着一朵素色绢花,未施粉黛,脸色略白。贾珠穿一身蔚蓝色棉布长衫,头上扎着同色的冠巾,小小少年进退有度,彬彬有礼,活脱脱的文雅书生一个。
双方见过礼落座,寒暄了几句后李纨先道明了来意:“我们母子今天过来一个是来道谢的。当初贾家那么对待你,如今落了难,反倒是你第一个伸出援手。虽然你这份善意不是单单冲着我们母子的,但是受惠的人中却有我们,只为这个我就该对你说声谢谢。”
迎春不在意的摆摆手道:“大嫂子很不必放在心上,过去的都成了过眼云烟。再怎么说,我也姓贾,总不能看着大家落难而无动于衷。”
“哎!那也得你有那个心才成啊!”
李纨顿了一下继续说:“我今儿个来第二件事就是跟大家辞行,我打算带着兰儿搬到我在城郊的陪嫁庄子住,好歹还有五十亩田,怎么也不会饿到。只是有一件事比较为难,就是兰儿眼见着也大了,也没有个好先生教导,他还是个有志气的,我一个妇道人家无财无势又无门路,怕是要耽误了兰儿。不知二妹妹可知哪里有好些的书院,如果能进书院学习,以兰儿的天资,想来考个秀才还是不成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