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锦瑟”不远处的老中医馆牌匾上挂着“时善堂”三个大字,里面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中医接到了一个后辈的电话。
“夏老,您好!我是市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文,美国的一位老朋友给我介绍了一位脑神经专家,他专程回国来想要将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的伤害应用到临床上,我就立马想到了您,您在这方面不仅仅是中医界的权威,而且您以前在军区医院也有多年的西医临床经验,我下周一想带他去拜访您,你给他指导一下,您看方便吗?”王文恳切地说道。
“周一下午带他来我的医馆吧,指导算不上,相互交流吧。”老医生缓缓说道,应了王文的请求,他对这位从美国回来的专家想要把中西医结合治病还是很有好感的,他老了没什么太大的想法,只是希望能为传统的中医更好地发扬光大尽一份力。
他7岁就被时善堂的师父收养学习中医,抗日战争时幽州沦陷,他随着师父一路漂泊,救了许多战士,也看着许多战士因伤口感染或者手术技术有限失去了生命,那时他发现西医在战场上更有用,抗日胜利后,他就去了英国学习西医,等回来以后成了一名外科医生,解放战场和朝鲜战场练就了精湛的技艺。六十年代时善堂被封,师父也去世,临终前自己答应师傅一定会把时善堂重新传下去,后来自己下放基层,每天夜里时时不忘复习着,害怕忘记过去学过的知识,一直到八十年代初自己才重新开起了这家时善堂,提醒自己不忘师父的初衷,一时一刻都不要忘了救人谓之“时善”。
可惜后继无人,因为时代的关系自己的孩子都没有从事中医,好不容易孙子辈出现了一个颇有天赋的孙女半夏,从6岁就开始和自己学习中医,在自己十多年的严格教育和悉心栽培下,明明快要出师了,最后从商、写书,老友都说是自己耽搁了一个作家。自己一直有些遗憾,如果当年的夏锦天还在夏家,也许一切就会不一样了。
第12章 再次相见
晨跑的时候,锦瑟不知不觉跑到了银桦林里,可能今天是自己的生日,心里面有些多余地期待。来到了那棵长得最茂盛的银桦树下,想着她与林君桦的初遇,十二年前那段孤独而又痛苦的岁月,他是她那段日子里的太阳,虽然他的外表很冷但内心很暖,她一直很感谢他的陪伴。
第一次相见,她没有想到他对自己如此重要,之后四年的相处她发现自己彻底喜欢上了他,他们通过QQ联系,相互述说着成长的烦恼与喜悦。因为曾看到彼此最狼狈的过去,所以他们可以在电脑前比对任何人坦诚,倾吐心底所有的负面情绪,相互安慰着,她和他一起成长着,那是青春最美的时光。
那一年暑假她18岁,他从国外回来,比起从网上远远的聊天,近距离的接触让他们更加亲密无间。他们一起去看电影,他总是陪她看他不喜欢的恐怖电影,出来后他喜欢寻找恐怖片的漏洞,试图让她下一次选择他喜欢的悬疑片,可下一次他们看得还是恐怖片;他们一起吃茶点,她愿意尝试他爱吃的甜品,但永远都爱不上那种甜腻的味道,不论咖啡还是巧克力,苦涩是她所爱,他说他喜欢吃甜的是因为生活中缺少那种味道,她喜欢苦味也挺好的,说明一直过得幸福嘛;他们一起去滑冰,他的技术很好,她故意在拖后腿,她不喜欢那些女生看到那样耀眼冷俊的他……
她和他在她18生日那天定情,在她刚刚感受到了爱情的甜蜜时,他猝然转身,不告而别,她懂了爱的苦涩,爱情最快乐和最痛苦的记忆也只与他有关。
那一年,那些事,似乎早已沉淀在岁月的长河里,但是总是在特定的某些时候跳出来,她一直觉得自己不是非他不可,只是爱上了他,就喜欢不上别人。
她正要转身回家,看见了那个人,还是过去那样高冷,五官棱角分明,一身深蓝色的高定西服衬着白暂的他更加帅气,熟悉的神情,熟悉的人,让她的镇定难以维持。
“好巧,你来幽州了。”锦瑟的嘴角有些僵硬。
“不巧,我专程来给你送生日礼物,知道你有晨跑的习惯,我一早就在你家门口等你。”林君桦嘴角微翘。
“你不会一直跟着我吧”锦瑟看着在她面前有些“厚颜无耻”的他问道。
“没错,这样可以多看看你。”林君桦说着,双手将一个系着粉色蝴蝶结的白色礼盒捧在锦瑟的胸前,如八年前一样眼里透露出请笑纳地期待,嘴上说道:“生日快乐,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