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白衣男子从树上飞下,说道:“不必客气,我只不过是为了救河南的百姓。”
在刘夜的眼中,那白衣男子的身影似乎与一个红衣重叠了起来。
他记得很清楚,那天,九尾也是这样从树上飞下。当时他还对九尾有戒心,没想到后来他会同意九尾住在他家里,更是和九尾结为了兄妹。
这样一想,他都有些想念那个古灵精怪的小姑娘了。
看刘夜出神,那白衣男子说道:“刘兄?想什么?该不会是妻子吧?”
谁也没有注意到,说出妻子这两个字时,那白衣男子有着一瞬间的失神。
刘夜被他换回了神智,尴尬的朝他笑了笑,说道:“让兄台见谅了。”
“既然被你发现了,我也就不躲了,这一路上我都跟着你。我本籍河南,是因为听说你是朝廷中的钦差大臣才一路跟着你。因为我相信你一定能够改变河南水患严重的局面。”那白衣少年说道。
“那我一定不负兄台的期望。”刘夜说道。
“叫我兄台叫早了,你叫我小兄弟就行。”白衣男子说道。
刘夜这才细细打量起那白衣男子来,那少年眉清目秀,最令人意外的是,他那一道远山眉,仿佛两条巨龙蛰伏,看起来极有气势。
第十六章 施粥与调戏
两人就这样同行,来到了河南。
两人刚进入河南境内,就见到土地干裂,树上的叶子稀少,周围草地也是野草枯黄。
看到这一切,刘夜皱了皱眉,没说什么。
那白衣男子见了,也没说什么,只不过目光之中有些不善。
两人再往里走,情况依旧是这样。
只不过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周围的人稀少,只是偶尔可以遇到几个稀稀落落的人。
两人疑惑的对视一眼,压下内心的疑惑与担忧继续往前走。
灾区灾民少见,一是他们自动聚集到某处,二是被有心人煽动到某地聚集。
若是第一种也许还有点挽回的余地,若是第二种就难办了。
进了城,他们才发现他们的考虑是多余的。
因为一进门,就看到几个施粥大棚,河南的灾民一个个排着队,拿着破碗等候施粥人往他们碗里舀粥。
难民们一个个面黄肌瘦,骨瘦如柴,看的刘夜有些心酸。
他们虽人多,却不吵闹,安静的宗守秩序等候发粥。
刘夜在心中暗道:这群难民真是好样的。
白衣少年看了一眼周围的难民,上前拉住一个排在靠后位置的难民问道:“你们可知道这是谁家在施粥?”
那个个子高挑,面色泛黄的中年男人说道:“你是新来的吧。这是河南的大善人李员外在施粥,他可真是个好人。”
白衣少年又问:“那这是什么时候开始施粥的?”
那个中年男人又说:“是从昨天夜里。”
刘夜听了,说道:“我们得去看看那个李员外,说动他继续帮助灾民渡过这次难关。顺便问一些河南的灾情。”
白衣少年听了,说道:“刘哥,你不觉得这件事有蹊跷?”
刘夜一听,问:“哪里有蹊跷?”
白衣少年道:“我总感觉这位李员外施粥是故意做给我们看的。”
刘夜一听,笑了笑,这才说到:“小兄弟,你多心了。”
“但愿如此。”白衣少年说道。
白衣少年又朝着那个中年男人问道:“你可知李员外家在何处?我们找李员外有事。”
那个中年男人说道:“你一直往东走,走到一个岔路口向左拐,就会看见李员外家了。那门上高高挂着一块牌匾,牌匾上写着四个大字‘李员外府’,很好找。”
白衣少年听后,朝着那中年男人说道:“多谢。”
刘夜也对着那名中年男人说道:“多谢。”
刘夜和白衣少年一路向东,还没走到李员外府,就看见了一个男子对着一个女子拉拉扯扯。
那男子说道:“小美人,你就从了我吧。跟着我,保管你吃香的,喝辣的。”
那名少女长的眉清目秀,就是脸色有些黄,看样子是一名灾民。
那男子则是肥头大耳,体型臃肿,身上穿着锦衣华服,如果没看错,他身上穿的是名贵的苏绣衣服。
这样的衣服老百姓一年也见不上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