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宁在马车里头眼泪狂流。在前世,自己从来没有体会过跟自己的女儿分别,天天早上要叫她起床,晚下午接他放学,星期天还要准备一日三餐……去哪儿都是两个人一起去!
女儿对自己的依赖性特别强,自己又何尝不是对女儿的依赖性很强呢?雪宁那时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女儿会离开自己的身边。孩子从出生那天开始,自己的妈妈是孩子最大的身体依赖,但儿女却是父母最大的精神支柱……雪宁如今和他们分别,心里的痛楚,不亚于剜心掏肺……
这些感觉李元琮也都知道,所以他走一路,劝解一路。但雪宁只顾着伤心,理也不理他。李元琮看到她这样,也就不再说话,只是默默的陪着她的身边。
这一路上经过了无数的馆驿,晓行夜宿,每天都急着赶路。一个月以后,终于到了京城。
到京城的时候天已经黑了,雪宁也没有了撩开车帘就看一下京城的心情,主要也是什么都看不到。
对儿女的思念之情,经过这一个月来的赶路,变得越来越浓,越来越狠。心里不停地担心他们有没有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会不会生病?这些问题天天折磨着她……
马车停了下来。李元琮想让雪宁去去王府暂住,雪宁不同意。
“王爷,咱们既然身负皇命,是领了圣旨来的,第一件事,不应该是想着先去交旨吗?”
“对!是本王糊涂了!”
雪宁斜眼看他一眼道:“还是按照规矩来吧,去馆驿住吧,然后明天一早,面向皇帝交旨。”说完雪宁下了车,自己向馆驿里走去。
无法,李元琮只好跟上。
其实李原琮还是有一点私心的,他很天真的认为,只要他带着雪宁去了王府暂住,那之前一切的误会都有时间可以解释清楚了……可是他也不想想,如果这事放在以前的徐稚身上,以徐稚对六王爷的深情厚谊,肯定就答应了。但徐稚,从表面上看还是那个徐稚,但内核却已经换了,雪宁却不是一两句软绵绵的柔声细语就能哄骗得了的了。
没办法,他也只好公事公办了。
两人住进了驿馆,在一起吃了一顿不是晚饭还是夜宵的饭之后,就各自去睡觉了,一夜无话。
第47章 春兴归来
第二天一大早,雪宁用最快的速度梳洗了一下,然后在馆驿和六王爷一起吃完了早饭以后,六王爷便带着雪宁去皇宫里觐见皇帝。
去的时候恰逢早朝,六王爷带着雪宁还在思勤斋等了一会儿才等到了皇帝下朝。
皇帝已经过了古稀之年了,头发都白了一多半儿了,胡须也是花白花白的。可能是最近身体不好,下了朝,皇帝让太监更衣之后就躺在了榻上。雪宁看着皇上比上次在田里村看到他的时候苍老了很多,因为一直在咳嗽的原因,身体一颤一颤的,六王爷急忙上前帮他拍背顺气。
有点儿奇怪,要说这也是夏天了,皇帝怎么会咳嗽的这么厉害?雪宁有一点儿担心他的身体,毕竟已经七十多岁的老人了……不是她咒皇帝,在古代能活到七十岁已经是不容易了。
皇上终于平息了咳嗽,抬眼看了六王爷和雪宁一下,雪宁急忙下跪,行大礼,山呼万岁。
六王爷也向皇上行礼,然后向他的父皇交旨。
小太监端来了熬好的药,伺候皇上喝完之后,又上了茶。
皇上端起茶抿了一口,冲冲嘴里的苦味儿。放下茶盏也没有说话,只看了小乐子一眼,小乐子明白其中的意思,朝外招了一下手,然后从殿外进来一个人,是个道士。
雪宁一看见这个道士,便明白了其中缘由,这大概就是那个了清道长了,雪宁本来还想着他可能还在漳浦县,却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已经到了京城了,还让皇帝亲自把他收在身边。
道士施礼站定以后,皇上才开口说道:“漳浦县的奏折,朕看到了。他们两个在漳浦县做的不错,朕很满意。也是你教导有方。”
雪宁跪下道:“民妇不敢当。民妇的弟弟已经是天子门生,多亏万岁爷教诲,他们才能成才”
皇上闭着眼,没有接雪宁的话。可能是他太累了……
又等了好一会儿,皇帝才又睁开眼睛,跟刚睡醒似的,看了一眼下面的人,说道:“漳浦县的这次上的折子说的事情,朕也知道了。而且老四在边城使用了,确实……确实作用很大。老四特别的欣喜,这个□□,不但提高了士兵的锐气,而且伤了很多的敌军……这是一件利器。但是朕明白,这漳浦县肯定是想不出来这样的方法的!因为朕在田李村的时候就亲眼看到,那一个小小的田螺和铜锅,据说都是出自你之手,朕就想着,这次的□□,虽然也是借漳浦县的之口说了出来,但始作俑者还是你,所以这就让老六去传旨,把你召进京城,你不会怪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