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萱本不关心会试,可卖榜文的小贩说得可怜,“姑娘,纸笔都得花本钱,要不十文钱我给您两份?”
杨萱被逗笑了,“两份都是一样的,我要那么多干什么?”
小贩道:“多看一遍,看完了还能引火。”
杨萱不愿跟他争辩,掏出十文钱,买了一份回去。
吃过夜饭,杨萱对着烛光从头到尾看了两遍,这科共录了二百四十八人,没有熟悉的名字。
范诚没有中。
意外的是,夏怀宁也没中。
他前世都是考中探花郎的人,转世而来五年多,竟然连个进士考不上。
杨萱默默念叨句,“上天开眼,合该不能教这种龌龊心肠的人做官”,心满意足地睡下了。
正睡得迷迷糊糊,突然听到大街上传来紧促的马蹄声,伴随着纷乱的脚步声。
大黄“汪汪”地吠叫着。
杨萱心头一惊,忙穿上夹袄,披了披风走到院子。
天色才刚蒙蒙亮,清冷的春风扑面而来,杨萱禁不住打了个寒噤,见松枝披着夹袄正从东跨院走过来。
显然也是被外面的噪杂声吵醒了。
松枝悄声道:“街上多了好些军士,隔着两三丈就站着一人,还有头领来回巡查。”
话刚说完,不知何处突然传来几声沉闷的钟鸣,接着京都的寺庙道观次第响起此起彼伏的敲钟声。
“是不是圣上殡天了?”杨萱脱口而出,迅疾掩住嘴巴。
松枝吓了一跳,却凝重地点点头,“十有八~九,我出去看看,兴许有告示贴出来。”
说罢绕过影壁走出去,过了约莫一刻钟,回转来,肃然道:“果然是圣上驾崩了,即日起着天下百姓禁婚姻嫁娶、禁饮酒作乐、禁荤腥宰杀百日。”
这空当,春桃与文竹也都起了身,听闻此事,都愣在当地。
半天,文竹才道:“不会变天吧?”
杨萱摇头,“不会,肯定是太子殿下登基……”垂眸瞧见摇着尾巴的大黄,低声道:“往后真的吃要全素了。”
就是想吃肉,外头也没有卖的。
杨萱这里还好,原本就在孝期,不管穿着还是屋里摆设都是素淡为主。
最忙乱就是那些才刚嫁娶或者打算嫁娶的人家,红灯笼刚挂上就得换成白灯笼。
还有人心惶惶的学子们。
按道理,会试发榜之后三天,就是三月十一要进行殿试,前八十人复考后,名次高的二十人可以得见圣颜,由御笔亲批名次。
次日,也即三月十二,要状元游街。
没想到,圣上竟然在这个时候驾崩,还有人主持殿试吗?
第110章
好在, 隔天另有告示出来, 殿试将延期两个月,至五月初八,由新任天子主持。
告示一出, 人心立时安定了。
名次靠后的同进士大多数打算回乡等候朝廷分派职差, 有少部分想在京都游玩几日,趁机谋个职缺。
而有资格殿试的前八十名,则留在京里各自寻了住处准备殿试。
因为国丧, 沁香园的生意一落千丈, 醉墨斋却丝毫没受影响,反而还兴旺了些。
印章已经刻好了, 杨萱试着印了几页纸,觉得还不错,遂取名忘忧笺。
正好松枝空闲下来, 便拿着印章往纸上印。
四种图样, 各印出来一刀,送往醉墨斋去卖, 不到两天工夫就卖了个精光。
钱多急三火四地过来讨, “姑娘, 这阵子往回寄家信的人多, 那点纸根本不够卖,请松枝小哥加点紧, 再送些过去。”
松枝便与文竹轮番往素宣上盖印章, 春桃则等待油墨晾干, 把盖好的纸笺摞起来,仍是一刀一刀地放。
杨萱没想到纸笺会如此受欢迎,特地给张继跟辛媛写信,感谢他帮忙找了画工极好的李山做画,又说要给杨桂请先生,问他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张继很快回了信,说李山就跟合适。
李山是江西人,这次未能榜上有名,想暂且留在京都耽搁一年,等明年开恩科再下场。
因要租赁房屋,加上他平常仗义大方,手头有些紧,正打算寻个事情贴补下生计。
除去这些不提,张继说李山性情疏狂,多才多艺,善画善琴,当然学问也不差。杨桂既然无需参加科考,只学习四书五经太过枯燥,倒不如多学些其它才艺,还能多些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