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却是理也没理他,转而看向一侧站着的侯夫人,“老大媳妇,你觉得呢?”
侯夫人没有立即回,她心里自然是不愿的。
眼前的莲娘颇有几分像那小怜,也不是说长得像,而是她浑身透出来的那我见犹怜的感觉,她本来就因为那小怜堵心了,再来个一样的,不是更添堵嘛。
可就当她想吐出不愿这两个字眼时,她身边的季萦却突然悄悄伸手拉了她一把,她这才似想起了什么,猛的回过神,垂下头不甘不愿的说道,
“侯爷要纳妾,我有什么不好同意的,只是这妾室进门,我这当主母的,可以出来喝杯敬茶酒了吧。”
安乐侯见侯夫人那模样,脸上就是一阵厌恶,但为了莲娘能够顺利进门,为了莲娘能够得到承认,也为了儿子那里有个交待,他也只能点头同意。
“只要莲娘进门,以往的事,便就这样作罢。”
“嗯,既然你们都决定了,也不用问我了,便这样吧。”老夫人听了眼皮子也没动一下,就说道。
——
安乐侯纳妾一事就这样定了下来,翌日一顶小轿将人接进了门,大房因为多了一位莲姨娘,很是热闹了一阵。
不过对于二房和季漪来说,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还因为大房的热闹得了不少清净日子。
董氏出了月子后,就亲自带着季漪学管家了,处理名下庄子和铺子上的事,以及安排新年的节礼……
除夕那日,大房二房坐在一起简单吃了一顿团圆饭。
守岁过后,便度过了旧年,迎来了新年。
新年过了,就入了春,可今年天气还寒,大雪还在下。
京城到处是积雪堆盖,还涌入了一批从外地前来的流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可就是这时,成厉帝突然病了,太医检查不出来什么问题,只是浑身没力,卧病不起,几日未能上朝后,成厉帝担心自己病情严重,加上年节,也没什么重事,便安排了太子监国。
太子监国,曹首辅也权重,加上成厉帝也快四十有五的人了,不年轻了,也不知能不能撑下来,若是不能,那太子和贵妃之子二皇子势必有一场争斗。
那他监国期间,自然不能出现任何岔子和事故,因而,曹首辅在看到应天府关于流民的奏折后便直接压了下来,没有通过内阁,还叫来了应天府尹让他尽快秘密解决了这事。
在曹首辅看来,这场大雪没那么严重,待元宵过后,雪停了,便好了。
而应天府尹是曹派人,在得了曹首辅的吩咐后,为了不出乱子,立即派人将那些流民集中赶到了京郊外,并封锁了消息。
虽每日会派人固定时间布施一些粥米,可粥米也就那些,每日的流民却是越来越多,渐渐的流民篷里每日都有人冻死,饿死过去。
随着死去的人增多,应天府尹也渐渐意识到事情的严重,可因为得了吩咐,自然不能徒生事端。
便有加派了人手将这事暂时压了下来,没有再上奏朝廷,有人死了,就让义庄的人拿了草席来,将尸体裹着拖去乱葬岗埋了。
如此,雪灾严重,流民进京一事,便这么被瞒了下来。
京中的人虽也意识到这场雪的异样,可到底天冷,都不怎么出门了,消息闭塞,他们能知道也只是粮价,柴价都上涨了不少,便是有听说的,也不怎么在意,毕竟朝廷都没有什么动作,说明也就不严重。
时间一晃便到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今年天虽还冻,雪也大,可到底天子脚下,加上成厉帝突然又好起来了,朝野上下算是松了一口气,如此怎么也得热闹一番,过个热闹的元宵了。
于是到了元宵这日,街道上都搭了厚厚的篷布,来遮挡飞雪,蓬布下,五光十色,争奇斗艳的各种花灯悬挂空中,彩绸交厢其上,直看得人叹为观止,欢喜非常,街上也十分热闹,有那舞龙的,耍狮的,猜灯谜的……游玩的,好吃的,应有尽有。
安乐侯府众人自然也不会错过这个热闹,老夫人早早受老太君之邀去了京城最大的酒楼醉霄楼,看街上的灯谜大会。
一同的还有曹首辅家的老太君,首辅夫人,孟次辅家的次辅夫人,以及静宁伯府太夫人……
老太君让老夫人过去的目的,也有帮老夫人在京中圈子打开场面的用意。
便是董氏,也受国公夫人之邀去了二楼雅间,当然,请了董氏,自然身后还跟着个侯夫人,这也是没办法的。